哈佛書獎優勝者 分享金錢非萬能

在這金錢掛帥的城市,讀者有否想過「有甚麼是錢買不到的東西?」,確實要花點時間想想。今年度的Harvard Book Prize活動以「一個美好的社會-錢買不到的東西」為題,在逾四百位參賽者、逾百所中學之中,選出三位「卓越表達」獎優勝者,他們就個人對香港的觀察,闡述他們對美好社會的冀望,也是金錢買不了的坦誠溝通和幸褔感。

The Harvard Book Prize由哈佛大學校友會於一九一○年創辦,至今已有過百年的歷史。二○○五年,一班哈佛大學香港校友把這傳統引進香港,早前舉辦的The Harvard Book Prize十周年頒獎禮,便邀請了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和拔萃男書院校長鄭基恩致辭勉勵學生及頒發獎項,而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魏華星致辭時亦向學生分享了他創立社會企業的經歷。

本年度參與的學校數量是十年來最高的,有多達一百四十八所本地中學參與是次活動,參賽者須提交一份任何類型的A4原稿以表達本年的主題「一個美好的社會--錢買不到的東西」。

其中就讀新加坡國際學校的鄭凱欣、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中五級的林灝兒和德瑞國際學校十二級的何樂怡,三人奪得「卓越表達」獎及現金獎,得獎者獲頒發由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Prof. Michael J. Sandel) 所著的《錢買不到的東西》,或獲頒發香港作家Mr. Jason Ng所著的本地最佳暢銷書籍《No City for Slow Men》,及港幣二千元的獎金。

《錢買不到的東西》一書,作者桑德爾提出論據,說明以金錢交易的市場機制,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層面,從健康醫療、教育、法律、政治到人際關係,幾乎都可以用金錢衡量,他留給讀者一條發人深省的問題「世上有甚麼東西是無論如何都不該用錢去買的?」,且應如何劃定正義的防,以守護我們都渴求實現的美好生活。

其中兩位得獎人鄭凱欣和何樂怡,她們對美好的社會都有一份冀盼,且因參加The Harvard Book Prize,深層思考香港的問題。她們認為,香港的物質主義太盛,普羅大眾的生活節奏急促,沒有餘暇思考快樂的定義,其實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有很多,譬如真誠的溝通和團結。

樂怡是香港辯論隊的成員,她撰寫是次參賽文章前,也進行搜集資料的工夫,她表示,「選取有關香港的研究,譬如香港人的生活快樂指數、社會時事新聞,然後結合我對香港觀感,我生於一九九七年,成長中看到香港的經濟、社會、政治的轉變,我也甚有感觸,以數據結合個感受,寫出這篇短文。」

她續說,「參賽之前,我不太了解香港的本土產業,以為香港只有國際品牌,後來發現有不少本土品牌如Hong Kong Design Gallery,集中本土設計師的創意,提升香港的形象,即使香港再富有,也買不到身分認同、社會團結,這是由心而發的歸屬感。」

樂怡坦言,本土產業經濟主導的香港,因低稅政策、多元文化,吸引不少外資公司在港投資,從社會層面來說,富有的港人為數不少,物質生活十分豐盛,生活過得舒適,但諷刺的是香港貧富不均,而且大部分人的工作壓力大,香港快樂指數甚低,可以發現金錢買不到快樂、歡樂。

凱欣則表示,「我的書寫形式比較像劇本,較重文字的運用,我認為錢買不到人與人之間聯繫。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依賴手提電話、電郵溝通,走進地鐵車廂內,差不多每一位港人埋首玩手機遊戲、聽歌、寫短訊,各人都活在自我的世界,無視身邊的人。」

她又稱,有人認為使用通訊軟件也是溝通的一種,我不否定通訊方便帶動全球溝通的便利,然而人與人見面對話,才能真實地流露表情和語氣,我認為人與人關係密切,親密感上升,為人帶來快樂。「城市人習慣以購物,換取快樂,轉個角度想想,只要放慢腳步,享受大自然、社交生活,尋找心靈滿足。」

城市人喜歡用金錢買一剎那的快樂,可惜很快便不快樂,要建立美好的生活,還是由豐足的心靈而來。

(2014-5-19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