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教育家推介 精美繪本建美德

港孩現象普遍,不少家長為之煩惱,最近聽資深教育工作者黃潔貞博士分享,家長及教師可以通過優質繪本培育兒童的美德,例如《愛心樹》暗喻親情的偉大,《好忙的蜘蛛》展示蜘蛛的堅毅專注等,通過精美插畫及優美文字,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自小在美德的氛圍下成長。黃博士更主張,毋須讓兒童過早接觸世界的陰暗面,諸如「龜兔賽跑」的故事,在幼兒階段少講為妙。

早前出席青田教育基金會舉辦的「兒童情感教育與繪本」講座,講者黃潔貞博士是香港教育學院前中文系高級講師,從事師資培訓工作超過二十年,教研範圍包括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兒童閱讀及智能發展等課題,她現職教院小班教學中心客席講師,專職教師培訓。

「繪本」一詞對於本港家長及教師而言,或許介乎陌生與熟悉之間,何謂良好的繪本?黃博士認為是圖畫與文字並重,側重圖文互補及增強,「不是『一加一』的關係,而是幾何級數--『乘』的關係」。她解釋,通過選擇優質的繪本,多元、大量地注入兒童的成長環境,讓他們浸沉其中,對於培育他們的情感及品德相當有幫助。

黃博士指出,以繪本進行品格及情感教育的優勢,在於繪本甚少說教,多數容讓讀者自行發現結論,從而啟發及感動讀者,亦令孩子的感受得到尊重,建立他們內在自發的學習動力。相反地,不少從成人角度出發的故事,指出孩子要尊重成人的選擇,往往令孩子要別人指導才懂學習,並須繼續等待別人的教導。

孟郊所寫的唐詩《遊子吟》,不少孩子琅琅上口:「慈母手中,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黃博士卻講述另一個關於父母之愛的繪本故事《愛心樹》(The Giving Tree),大意如下:從前有一棵蘋果樹,她很愛一個小男孩。每天男孩都會跑來和她一起玩,玩累了,便在她的樹蔭下睡覺。那男孩很愛那棵樹,樹很快樂。後來,男孩長大了,樹開始感到孤獨,樹很想男孩再和自己玩,男孩卻說他已不是小孩子,他一次又一次向樹索求:用以購物的金錢、供妻子兒女居住的房子、遠走他方的船,樹便快樂地把自己的蘋果、樹枝、樹幹無條件送給了男孩,直至只剩下一塊老樹根,男孩每次都一別多年,樹只覺寂寞。最後男孩終於回來,樹很抱歉說已沒有甚麼能給他,男孩說自己既老且累,只想有一片坐下來的地方,樹便叫男孩坐在老樹根上,於是男孩坐了下來,而樹很快樂。

《愛心樹》是美國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享負盛名的繪本作品,黃博士分享這個故事時,展示繪本一頁頁的圖畫,每幅畫輔以幾句簡潔的文字,比例合宜,文句為圖畫點題,圖畫則深化了文字的感染力。她笑說:「《遊子吟》及《愛心樹》,同樣是講述父母對子女的愛,哪個作品更易令小孩子感動?」

黃博士又分享另一個繪本故事《好忙的蜘蛛》:一隻蜘蛛忙織網的故事。全書設計相當統一,在蜘蛛織網的過程中,不斷有動物前來呼喚,邀請牠一起玩耍,來者包括馬、牛、山羊、狗、貓頭鷹等,每隻動物都出現在繪本的左頁,以其叫聲及「要不要」起首的簡單問句,向蜘蛛作出邀請,身處繪本右頁的蜘蛛,每次均沒有回答,書中形容「牠正忙織網呢」。

在繪本的最後,蜘蛛終於完成織網的工作,捕捉到蒼蠅作食物,晚上也睡得香甜。「從這個繪本故事中,孩子會聯想到甚麼美德呢?可能是認為蜘蛛堅毅、專注,不易被外界吸引。」黃博士不忘摸摸繪本上凸起的「蜘蛛絲」,「供孩子閱讀之餘,還有觸感,也是這本繪本的特色之一。」

黃博士提醒家長及教師,在為孩子選用及演繹繪本作品時,其價值思考很重要,她舉例,大部分人對「龜兔賽跑」耳熟能詳,從小聽這個故事長大,「其實龜兔賽跑讓我們學會甚麼?把兔子與烏龜放在同一條起跑,公平嗎?對小孩子說競爭、驕傲,又適合嗎?」她直言,家長不妨留待幼兒漸漸長大時,才讓他們認識世界有「黑暗」的一面。

萬事起頭難,家長通過繪本對幼兒及兒童進行情感教育,總算向前踏出一步,不過,家長日常的待人處事態度,對孩子的影響來得更深遠更直接。品格及情感教育非一朝一夕的事,身教往往比言教更見成效。

(2015-2-26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