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原住民」崛起 妙計防沉迷網絡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智能電話、平板電腦,孩子也是一樣,自小就拿着平板電腦數個小時,已是司空見慣。不少家長都十分擔心子女「沉迷網絡」,影響日常社交和學業,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早前舉辦「教育講座系列:伴孩子走在新媒體的路上」,由五位專家從教育研究和心理輔導的角度出發,探討協助孩子在新媒體時代健康快樂成長的妙方,鼓勵家長成為孩子的同行者。

自從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普及後,筆者讀小學的細仔,已經不愛玩具車,只愛平板電腦的程式遊戲,近來便迷上Minecraft。跟大多數家長一樣煩惱,給孩子一部平板電腦,孩子既能解悶,又可換取片刻寧靜,卻又擔心他過分沉迷,拖累學業成績,家長常常陷於兩難。

早前便出席香港大學舉辦的教育講座「伴孩子走在新媒體的路上」,由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徐小曼、臨牀心理學家簡子杰、教育工作者仇耀初、國際學校資訊科技教育統籌郭鳳儀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袁海球擔任講者,五位講者並以家長身分,分享他們如何陪伴子女善用新媒體工具,而不是視之為「洪水猛獸」。

講者不約而同提出一個名詞「數碼原住民」(Digital Natives),意即這一代以資訊科技為「母語」,熟悉電腦、電子遊戲和網絡用語;而家長那一代則為「數碼僑民」,指的是並非生於網絡世代,卻需要學使用資訊科技,故此家長與子女之間出現「數碼代溝」是正常不過,如何拉近彼此的距離才最重要。雖然現代孩子的「資訊技能」一流,但「資訊素養」就須及早培養,並了解數碼公民的責任及網絡危機。

資深社工徐小曼講,今時今日要界定何謂「沉迷網絡」已是難事,「現代人的生活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已經密不可分,即使是成年人也機不離手,經常拿電話出來查看,已很難界定是否屬於『沉迷』新媒體,而孩子踏入不同的年齡階段,他們的社交和心理的需要不同,新媒體給予的青少年的存在感,令他們更加離不開社交媒體,加上這世代的孩子作為『數碼原住民』,他們的生活已經跟網絡結合,這是家長避無可避的趨勢。」

「數年前曾經有位中學女教師問過我,她那就讀小四女兒想在智能手機上安裝WhatsApp,她不知如何回應女兒的要求,當時我跟她建議盡量延遲安裝通訊媒體,不過現在我會跟家長們說,孩子遲早會接觸到新媒體,他們的社交生活從現實慢慢移至通訊媒體,家長一味監控、阻止、也是徒勞無功。不如積極了解現時網絡世界,認識網絡術語如IG、BYOD、潮文等,跟孩子一同查找網絡危機。如果把媒體及資訊技能比喻為『武功』,資訊素養就是『武德』,現代孩子武功了得,家長應該培養孩子武德,包括網絡社交態度、使用網絡的守則、分辨網絡資訊等能力。」徐小曼說。

參與講座的家長向講者最常提問,何時容許孩子擁有智能電話或個人電腦,他們的擔憂溢於言表。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袁海球笑言,香港的家長普遍對孩子使用資訊科技態度一般為允許、擔心、監控,指導則佔最少數,家長只着重「允許」則不能引導孩子善用資訊科技,而加強「監控」更可能破壞親子關係,而「引導」就以相對開放的態度和孩子商量規則,建立家庭新媒體策略應是「規則」加「教育」雙管齊下。

另一位講者郭鳳儀則稱,孩子投入數碼文化不一定是壞事,美國有學者歸納十一項核心媒體素養技能,包括遊戲、模擬、表現、挪用、一心多用、判斷、集體智慧、分布式認知、建立關係網絡、談判和跨媒體導航。「有家長問我,為何孩子要接觸那麼多的新媒體,我會告訴他們,媒體軟件只是一件工具,讓孩子習慣嘗試才是目的,孩子的媒體技能再高,也要配合聽、講、讀、寫的能力,才能學有所成。」

郭鳳儀建議家長採取「指導型」模式,讓孩子明白和認同使用規則背後的理念和原則,「我的女兒今年八歲,我跟女兒共同建立和遵守的約定,譬如吃飯時不得使用電子產品、電子產品不可帶入房間、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限,記得女兒問我何否開facebook,我不會劈頭一句『不准』,而是先向她解釋facebook不鼓勵十三歲以下人士註冊,女兒願意接納這理由,雙方以理性的角度討論,可以建立良好的關係。」

贊成講者們所說,父母的首要任務是培育孩子良好的媒體使用習慣,除了操作能力,更不能忽略傳統素養,家長與孩子在新媒體的路上,應該互相學習,一同迎接資訊科技主導的未來。

(2015-7-6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