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臨床觀察中藥治療
香港不孕症婦女成功率近三成半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一項有關中藥治療不孕症婦女的臨床觀察顯示,香港的女性不孕症屬於中醫的肝鬱、腎虛證型居多,患者接受中藥治療後,其中約三成半成功懷孕。在成功個案中,逾九成患者在接受治療一年內懷孕,而36至40歲的患者懷孕率最高,幾達五成半。

 

 

上圖:李曉光醫師 (左) 分享中藥治療不孕婦女的臨床觀察結果,旁為接受中藥治療後成功懷孕產子的陳太

負責研究的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李曉光醫師表示,是次臨床觀察顯示使用中藥治療婦女不孕症,與使用其他輔助生育技術的懷孕率相若,而中醫藥治療價格相對便宜,所以中醫藥在不孕症的治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李醫師於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間,對145名不孕症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因應她們個別的證型處方中藥,結果有50名患者成功懷孕,懷孕率為34.5%。在成功懷孕的患者中,有2人接受中藥治療時同時服用西藥促排卵藥物,有3人服用中藥並同時進行人工受孕方法。大部份患者成功懷孕後都繼續服中藥調理安胎。

納入是次觀察的患者年齡由22至45歲,其中近半數介乎31至35歲(46.2%),其次是36至40歲(22.8%),餘下的是30歲或以下(18.6%)及40歲或以上(12.4%)。在各年齡組別的患者中,懷孕率最高的是36至40歲的患者(54.5%),其他依序為31至35歲(29.9%)、40歲或以上(27.8%),以及30歲或以下(25.9%) 

在50宗成功懷孕個案中,46人(92%)服用中藥一年內懷孕,包括療程三至七個月的有29(58%)、八至十二個月的有17人(34%);而用藥超過一年的共4人(8%) 

李醫師說,中醫認為腎主生殖,肝是月經調節的樞紐,根據臨床觀察所見,香港女性不孕症普遍屬於肝鬱、腎虛證型,相信這與香港女性晚婚及晚生育的趨勢有關。她說,隨著年齡增長,婦女腎精逐漸虧虛,卵巢功能亦漸衰退;此外,工作和生活壓力大,也會引發內分泌紊亂,長期盼望生育也會造成心理壓力,引致內分泌紊亂及排卵障礙更加明顯。

李醫師說,中藥治療是按患者的證型來處方調節肝、腎、卵巢等功能,患者還可以藉此改善體質,但年齡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較長的療程來調節身體機能,她勸喻患者須持續用藥,切勿輕易放棄。

 

 

上圖:治療婦女不孕症的常見中藥材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