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更新網站 不提廣東話定位

曾因指廣東話「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而引起爭議的教育局網站,在當局公開致歉後兩個月,昨正式更新內容,強調現行政策是「培養中英兼擅的人才」,期望中學畢業生「有信心用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與人溝通」,以取代原文有關「法定語言」等內容。當局同時更新中國語文教育的答問網頁,刪去原稱無證據證明普教中能提升學生中文能力的內容,但強調可以校本決定是否推行。

教育局昨重新上載語文學習支援網頁內容,新版本不再觸及廣東話的定位,亦無提及「法定語言」及「中國方言」等字眼,而是逾兩百字的篇幅,重新闡述語文教育政策,指當局以「期望中學畢業生都能夠書寫流暢的中文和英文,並有信心用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與人溝通」為願景,裝備學生「兩文三語」能力,「無論在校園內外,均可以流利的中英文與人溝通」。

至於舊版本提到「與急速發展的中國並駕齊驅」,「普通話的使用日見普遍,反映內地與香港經濟及文化的緊密聯繫」等中港融合內容均被刪改,取以代之是重申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為提高我們的國際競爭力,促進與內地的交流和聯繫」,需要培養「中英兼擅」的人才。

該網頁曾指廣東話屬「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而引起軒然大波,最終當局在二月初以《「兩文三語」正面睇》為題撰文,就網頁對粵語的註釋出現「含糊不精準」而公開致歉及刪去內容,網頁在過去兩個月一直顯示「內容正在更新」。

另外,當局昨亦更新介紹中國語文教育的「普通話答與問」專頁,刪去網站引用研究指「目前仍未有確實證據」,證明普教中的學生「一般中文能力會有所改善」等內容,但強調學校對普教中意見仍有分歧,「須作出更多的探討和研究,累積經驗」,故學校可按師資準備、學生水平、校園語境、課程編排、教學支援等,自行計畫推行「普教中」的步伐。

教育評議會主席蔡國光認為,更新版本僅重複以往兩文三語的政策方針,爭議性不大,但當局日後發布資料須考慮社會觀感,「尤其是香港政治情況較敏感,政府要意識鋪陳政策時,須避免引起矛盾。」至於普教中的討論,他認同教育界對普教中的成效仍是存疑,亦涉及中港之間的社會矛盾而爭議不休,「最重要是讓學校按自身條件決定是否普教中,而非基於政治理由作取捨。」

(2014-4-11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