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華語中文應用學習 擬設入學試
支援非華語生學習中文是今年《施政報告》重點之一,本報早前獨家披露,若非華語生新學年起修讀增設的應用學習(中文),可成為另一中文資歷,中六毋須應考文憑試中文科。本報獲悉,由於該科課時約三百小時,較一般選修科多,教育局有意為該科設「入學試」,考核非華語生能否應付課程,確保其水平可與資歷架構掛;但引起學界憂慮非華語生「兩頭不到岸」,一旦年底時被拒修讀,將難以回頭銜接主流中文科課程。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支援非華語生學習中文的新措施,當中包括新學年起增設的應用學習(中文)課程,內容與資歷架構第一至三級掛。教育局在立法會文件上表明,非華語生可因應其學習表現及興趣,高中時決定報考文憑試或修讀應用學習(中文),亦可考取其他國際認可的中文資歷。 據本報早前披露,應用學習(中文)以實用為主,水平介乎文憑試及英國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之間,課時約三百小時,較一般選修科二百五十小時為多,選修的非華語生將於明年初,即中四下學期起修讀,至中六上學期。不過,本報再獲悉,該科最快年底接受報名,惟明年初開課前擬設「入學試」,考核已報名的非華語生有否修讀能力,確保畢業生水平可與資歷架構掛,變相為該科設入學「門檻」。 然而,有學校憂慮若應用學習(中文)篩選非華語生,將令他們「兩頭不到岸」,「報讀後才不獲批,或比修讀中文科的學生『蝕』了一個學期,難以重新銜接主流課程。」該校續指,由於非華語生學習能力參差,擔心「門檻」過高而難以獲准修讀。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初中有近八十名非華語生,對於應用學習(中文)擬作篩選,副校長張積榮坦言設「門檻」是無可厚非,「修讀前先考核非華語生的能力,可避免他們中途讀不上﹔聽聞大專院校現時為非華語生開辦職業導向的課程,亦設相類的考核。」他不排除日後因應考核模式,訓練已報讀的非華語生,增過通過考核的機會。 融樂會署理總幹事(政策倡議)葉皓羚則坦言,《施政報告》對非華語生的措施出台以來,諮詢不多,冀當局拍板前聆聽業界聲音,「不少細節仍要斟酌,令撥款用得其所。」 (2014-4-14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