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孩聊天的時間
學年的首月,對於到新學校上課的新生是比較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的問題,家長在協助轉變的同時,不會令小孩們失去其獨立性,這的確不能掉以輕心。若然能夠妥善處理這些轉變,雙方更可建立更佳的友誼。 家長們或許察覺得到,在教養的過程中少不免會有「比較」的出現,因為家長們經常擔心他們的小孩給比下去,說話能力比別人差,不夠社交能力,或許寫字寫得不夠漂亮,諸如此類。比較,是每位家長在教養時無可避免的一部份,但若然在比較後發現小孩有甚否需要改變的地方,但家長們又沒有具體解決方案的話,那麼,比較便變得沒啥意思了! 家長們經常希望小孩每一天、一切都妥當、安好,當家長感到被賦予權力去與孩子好好溝通,這無疑為他們增添更多的壓力!在家中溝通是很重要的,因為家中的環境,對於小孩成長是有極大的正面影響。 如果不能夠在家中進行溝通,家長們可能需要使用類似治療式的方法,如家中的「特別時間」:每天進行約5分鐘時間,不被騷擾地傾談或一同遊戲。 假使家長們能夠每天抽出5分鐘時間,在沒有任何騷擾的情況下去與小孩傾談或遊戲,在最被可能會比較困難,但熟習之後便會出現一個雙方都接受到的溝通模式出來。拿出5分鐘並讓小孩知道這是一個「特別時間」,有特定的開始及完結時間,讓他選擇他想玩的玩具或想聊的事情。 一定要面對面坐,並以小孩的水平線去坐,這可以更容易促成一種非語言式的溝通技巧,如眼神接觸或面部表情。對於一些較靜的小孩,他們都習慣於利用這些安靜點的方式去溝通。透過與小孩的玩耍及等待被邀請等的反應,沉靜或不善溝通的小孩,他們會慣常使用這些非語言式的溝通方式,而家長們便要靜靜的等待,跟隨小孩,讓他們帶領,勝於跳過了程序去帶領他。 請注意:在評論小孩時,該使用該簡單及短的字句,這對於語言能力不強的小孩特別湊效,同時亦可減少他們要思考的時間,因為他們在學校學習一整天,已經很疲累的了。 如果他們只用寥寥數字去形容,請配合小孩的語言水平;而且,回話時嘗試將他們說的話,加少許字、詞去潤飾。例如:小孩說:喝茶,成人可回話:好的,小孩要喝茶;這對小孩的語言能力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減少問題,自然可以減少雙方的壓力。太多問題會為小孩帶來不必要的壓力,與其多一點評論,倒不如多問一些對答題,如這玩具甚麼顏色?比起說你拿著甚麼顏色的甚麼玩具要好得多。 很多時,小孩會在思考有關應對顏色及數字上的問題同時,能有效地學習該相關的知識, 假若加上太多的評論,那不如直接去考一考他學會了多少! 保持平衡,將對話的方式或內容轉變,可以與小孩產生新的友誼,為小孩示範,既有鼓勵的作用,又可了解多一點他們的事情。 「特別時間」能讓家長有一個較有效的方法與子孩去溝通,而且不用讓他感受到壓力,這也讓小孩,每天均可以與父母渡過一段珍貴而又受到呵護的時間。 在輕鬆的互動過程中,可以令小孩釋放他們的焦慮及說出每天的逸事;因此,家長最後又可以避免那一個陳腔濫調的問題:「你今天怎麼樣呢?」 4、5歲小孩的特點 -5歲的小孩有兩方面留意,這表示他們明白別人說的指示而無需停下來思考或觀察別人的行為才知道;4歲的小孩未必能掌握到這個技巧,但他們能夠較耐性去聆聽故事或回答問題; -4歲小孩可以明白及使用一些基本的顏色、號碼、時間等詞語如昨日及今日;而-5歲則懂得較複雜的字詞,例如:最先、最後、下一個等等,又或條件式字詞如:假如、或者,又或位置詞,如中間或之間、上面等等; -4歲小孩能夠使用簡單的長句子,並能夠將之連結在一起,但5歲以上的小孩能夠以更長的句子去溝通。不過,他們同樣能夠有條理地重述一些事件,但4歲小孩則不夠完整; -4歲及5歲的小孩會在用詞或文法上出現小錯誤,如一些英文詞性的使用,單、雙數的名詞等等,這其實都是非常正常的; -4歲小孩則對某些字的發音不夠準確,但5歲小孩基本上都沒有這是困難; -4歲小孩較為喜歡角色扮演,並會找其他小孩一同扮演,甚至當有問題出現要成年人介入;5歲小孩其實也喜歡玩,但他們玩得複雜點。他們主要會找來自己的玩伴來玩,組成一班玩伴團去構思一些複雜點的遊戲並一同參與; -在學校,4歲與5歲的小孩都愛找一些與他們名字相關的字、詞或形狀的東西,但並不期望完全了解所有的字詞或聲音。 資料來自: 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tion/educationopinion/11143262/A-time-for-talk-with-your-chil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