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門額是否用盡 小學有策略考慮

升小統一派位上周六放榜,家長須在今明兩天到獲派學校辦理註冊手續。今年派獲首三志願的成功率僅六成八,未能獲派心儀學校的家長多會選擇叩門,為子女博取入讀的最後機會。程尚達同小學校長友好傾開,他坦言學校對於是否用盡叩門額,其實有多重考慮,值得深入探討。

新生流失率成關鍵

現時教育局容許公營小學每班收生高於學額一成,故獲派每班三十及三十一人的學校,收生上限為三十三及三十四人;小班教學每班派二十五人,則以二十七人為限。當局早前表明向須暫時加派至三十人的小班學校,最多撥二十六萬元「額外補充學習津貼」,為期六年。雖然叩門額可靈活調配,但本報早前進行問卷調查,不少學校均未公布叩門學額,主要視乎報讀他校、未辦理註冊的學生多寡而言。

程尚達問過小學校長友好,他坦言以學校立場,確實不希望用盡叩門學額,「每班三十人已經不算少,若收盡至每班三十三人,教師兼顧有一定困難,具體來說若每班三十一加至三十四人,學生座位隨時要開多一行,情況不難想像。」雖然學界不希望出現人滿之患,但友好指去年當局加派的大埔、元朗及觀塘等地學校,最終卻是滿額,原來除了地區學額需求殷切,也有策略原因。

友好指,學校雖不知個別新生的選校志願,但當局會提供整體數據,「比如新生百分百是首志願,校長可預期向他校叩門的學生有限。反之,若新生相當比例是第二志願,甚至更次選的志願,家長對派位滿意度相對較低,學生外流情況便可大可小。」友好指,若學校不幸屬於後者,須盡用收生上限取錄叩門生,避免收生「入不敷支」,「尤其是跨境生專網,跨境家長心儀的是北區學校,元朗、大埔對他們路程太遠,流失率自然高,所以學校就算不是心甘情願,也得用盡叩門額。」

自行填滿好過編配

即使不是跨境生專網的學校,友好指校長不用盡叩門額也另有顧慮,因為當局會視為有學額空缺,「暑期一到,當局便安排未有參加派位或沒有學位分配,比如新移民學童編配到學校,對學校來說名額終究會被填滿,不如自己遴選適合學校要求的新生,何必假手於教育局學位分配組?」

學校選擇是否盡用叩門額,既有校情也有區情考慮,但家長也應該明白,叩門競爭相當激烈,最終成功者僅是少數。程尚達期望,無論最終派位與叩門結果,宜與子女積極面對,畢竟小一只是人生的一個求學階段而已。

(2015-6-9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