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旅程結束時 不一樣人生旅程
《當旅程結束時》(The End of the Tour)由美國著名劇作家兼普立茲戲劇獎(Pulitzer Prize)得主當勞馬吉里斯(Donald Margulies)編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把著名小說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與Rolling Stone雜誌記者大衛利普斯基(David Lipsky)五天的訪問內容與相處點滴搬上大銀幕,《春光乍網》積遜斯高(Jason Segel)脫胎換骨演出,聯同《非常盜》《社交網絡》謝西艾辛堡(Jesse Eisenberg)演繹出男人的浪漫。 文化界巨星秘密訪問搬上大銀幕 在1996年的冬天,兩個互不相識的男人展開了五天的公路之旅,而這也成為了二人各自尋找自我的歷程。其中一位是年輕幼嫩、未成氣候的Rolling Stone雜誌記者大衛利普斯基(David Lipsky),另一位是34歲的文學界傑出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 在這個五天的訪談之旅開始之時,利普斯基的目標是透過訪問華萊士這位當時得令的文化界巨星,寫出一篇令他一鳴驚人的報導。他表面上是想華萊士分享他對被流行文化充斥、科技泛濫、人際關係疏離的世界有何看法,但同時他想找出這位著名作家的瑕疵。他想找出一個非一般的故事,又或者是在尋找一個跟他志趣相投的人。 兩個熱愛寫作的文字工作者,無可否認是志趣相投。他們談笑風生,由電影、女人、音樂,到現代人荒謬的生活方式,無所不談。而到這旅程結束之時,他們發現彼此之間已產生了始料不及、既強烈亦矛盾的情誼,因為這是建基於一層又一層的妒忌、不安、孤獨和對現代人感情的不信任等情感之上。 導演占士潘素特(James Ponsoldt)與影星積遜斯高(Jason Segel)和謝西艾辛堡(Jesse Eisenberg)一起把這段真人真事搬上大銀幕,這不止是一個一舉成名的文學天才遇上一名渴望一鳴驚人的記者的故事,更是帶出了很多當今生活種種複雜情感,例如我們與名成利就之間的棘手關係、我們對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對於在資訊轟炸的世界中找出至真至誠的盼望。 絕非傳記片 《當旅程結束時》不是傳記片,甚至是反傳記片。編劇馬吉里斯沒有興趣平鋪直敘地寫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生平,或者是在大銀幕上剖析他的心底思想,他解釋說:「當我改編時,我很刻意地不想做這兩者或任何類同的事,我不想去拆解或剖析別人,而是要真真正正走進這兩個人在這五天內的相處的精髓,這是一場他們就著藝術、自我和成就這些主題,你來我往、緩緩優雅的舞蹈,非常引人入勝和生動鮮明。」 雖然製作人指本片不是傳記片,但若果不是有大衛福斯特華萊士複雜、成功、但又悲劇性的一生,就不會有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當時很少小說家的名字可以家傳戶曉,但華萊士的書觸動了很多人心,使他們成為了他的書迷、擁躉,而《Infinite Jest》這本書,更成為了很多自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無形連繫。他每本書、每個故事、每篇文章,都有其神作般的風格,複雜的情節、創新的語言措詞、加上一種狂人般的能量,挑釁著讀者的神經,同時觸動人心。他透過文字,完全放下戒備地向讀者坦率道出他的不安和失落,透過不加掩飾地表達狂喜和憂傷,讓讀者感到他們並不孤單。 鮮為人知的一面 不過,華萊士不是一個現代諷刺家,相反地,他視冷嘲諷刺為毒藥,他抗衡憤世嫉俗的浪潮,他的寫作不只是反映孤獨,更是要對抗孤獨。就像他在1993年一個訪問中說:「在現實世界中,我們都寂寞,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一個虛構的故事,可以讓我們在假想中切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痛,我們或者可以更容易地想像到別人的痛,這是一種滋養和救贖,我們會覺得沒那麼孤單,可能就是這麼簡單。」 華萊士擁有靈巧的腦筋,博學多才,由數理到美國文物,他都有同樣的求知欲,紐約時報的評論家Michiko Kakutani曾經這樣寫道:「只要他想,華萊士基本上可以寫任何類型的東西,憂傷、風趣、犯傻、悲痛、荒唐,他都揮灑自如,甚至同一時間寫以上所有東西。」 華萊士在美國中西部長大,雙親都是教授,他本身的志向是當一名網球運動員,直到在安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主修哲學和英文,他寫了第一本小說《The Broom of The System》作為他的論文,繼而展開了他的寫作事業。包括《Girl With Curious Hair》、1079頁長的《Infinite Jest》、《A Supposedly Fun Thing I'll Never Do Again》、《Brief Interviews with Hideous Men》、《Oblivion》和《Consider the Lobster》等。同時他也有從事新聞寫作,包括John McCain的專訪。 華萊士自成年後,多年來一直患有嚴重抑鬱症,雖有接受治療但也無效,最後於2008年在加州克萊蒙特(Claremont)自殺身亡,當時他在當地的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任教。他的死震驚了很多人,包括大衛利普斯基,沒有人知道原來他在12年前曾訪問當時一書成名、同時正在適應名氣帶來的高低起伏的華萊士。 當時利普斯基還是Rolling Stone的新手記者,同時也是初出茅廬的小說家,不過他沒有得到如華萊士一般的名氣與賞識,他曾出版短篇小說集和被時代雜誌命為年度最佳小說的《The Art Fair》,之後繼續寫了很多不同主題的小說,不過他仍在尋找一個真正令他熱忱的寫作主題。而在1994年,他找到了這個主題,就是華萊士。雖然當時Rolling Stone很少把小說家作為封面人物,但華萊士的名氣卻真的是一時無兩,所以編輯接受了這個題材,利普斯基也就進行了這個五天貼身訪談之旅。 可是,這個訪問從來沒有面世,直到華萊士死後,利普斯基才把訪問錄音帶和筆記從抽屜底找出來,當他聽回錄音,他發現了多年前沒有領悟到的東西。他把這五天的經歷輯錄成書,寫成了回憶錄《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對於他來說,這書是一種感情宣洩;但對讀者來說,這是對華萊士的思想和影響力的一個深度描寫。 將訪談變成一套公路電影 兩個男人於美國中西部駕車展開公路之旅,暢談人生、藝術與不安,這可否成為一個充滿戲劇性、張力和力量的故事?《當旅程結束時》的製作人要尋求答案,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要於劇本改編上著手,憑《Dinner With Friends》獲得普立茲戲劇獎的劇作家當勞馬吉里斯(Donald Margulies),出名擅長編寫妙語連珠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的舞台劇本,但當他收到經理人交給他的《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還附上字條一張,寫著:「看看它,這可能是個舞台劇。」,他看到的不是個舞台劇,而是一部電影,一部笑中有淚而且動力無限的公路電影。 馬吉里斯在編寫劇本時,重新發現了華萊士的文字豐富淵博,雖然他已看過華萊士的一些作品,但《Infinite Jest》還是因籌備這電影而初次接觸,他表示,看這本書令他對華萊士的欣賞有增無減,憂傷的感覺亦然:「他就像是個預言家,失去了這位大師是我們文化上的重大損失。他的文字有一種穿透力,就像是我們每個人腦海中的一把聲音,但同時我也很驚訝有很多人竟完全不認識華萊士,而這令我更加熱忱於製作這電影,我認為新一代的人有必要認識他。」 馬吉里斯與華萊士都是作家,因此華萊士對於作家面對成功所帶來的問題,馬吉里斯也感同身受。馬吉里斯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劇作家,他訴說自己的親身經歷:「評論家喜歡發掘新秀,但當你被發掘了後,你就變成了另一種東西,他們會對你有很不一樣的期望,他們要的不再是甚麼一鳴驚人,而是不斷地評論你現在做甚麼,再跟你之前做的東西比較,而這成為了很多藝術家的障礙。」 故事大綱 著名小說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積遜斯高飾)在1996年出版了他的顛峰之作《Infinite Jest》後,接受了Rolling Stone雜誌記者大衛利普斯基(謝西艾辛堡飾)為期五天的貼身追訪。兩位文字工作者惺惺相惜,彼此笑談人生之餘,也向對方展露出脆弱的一面,但建基於工作上的關係,令二人不知彼此之間只屬淡薄如水的君子之交,還是真的能以真心朋友相稱相待。這段訪問最後沒有面世,大衛利普斯基默默收藏起這五天訪談的錄音帶,多年來成為了只有他倆知道的秘密,訪問完結後他們也不相往來。本片根據大衛福斯特華萊士2008年自殺身亡後、大衛利普斯基所撰寫的回憶錄改編而成,把二人五天的相處、對話等難忘回憶娓娓道來。 當旅程結束時 導演:占士潘素特 演員:謝西艾辛堡、積遜斯高 片種:劇情 片長:106分鐘 級別:I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