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症極其罕見 遺傳性強 無藥可治
29/2是每年一度的「世界罕見疾病日」,也是本港罕有能讓市民關注一下罕見病的機會。有病友組織呼籲特區政府,及早為「罕見病」定義及立法,同時為全港新生嬰兒提供全面的遺傳代謝疾病篩選檢查,減少悲劇。 我第一次見到外婆,是當年在啟德國際機場的接機大堂。她是印尼華僑,一直居住於印尼,我和妹妹在候機大堂張望等待時,母親囑咐我們:「待會見到外婆,千萬不要笑她。」 當時我不明白外婆會有甚麼好笑的地方,但當我看見外婆時就立即明白了。在姨姨攙扶下出來的外婆全身不由自主的舞動着,手腳揮動,令年邁的她看起來極為怪異。那時候年少的我不知道,整個家族的命運都籠罩在這可怕罕見病的陰霾中。 100萬人中僅1人患病 這種疾病稱為「舞蹈症」,學名是亨廷頓症(Huntington’s Disease),是第四號染色體基因突變,導致腦部退化的罕見遺傳疾病。在亞洲很罕有,大概100萬人才有1人。病者一般在中年約40-50歲時才發病,由於病人早已生兒育女,甚至連孫兒也已出生,因此這種遺傳病只能極為遺憾地在家族中遺傳下去。它完全沒有藥物可治,病人及親人只可眼睜睜的看着病人出現舞蹈徵狀,然後腦部受損,失去行動、表達和自理能力,甚至無法進食,需要長期臥牀,等待併發症的侵襲。 亨廷頓症的遺傳性極強,我外婆的10名子女中3人已發病,我母親正是其中之一。現在她的腦部已受損,不能走動、意識不清,需要全天候的照顧。 新生兒應獲全面基因檢測 每年2月的最後一日是世界罕見疾病日,但很多市民從未聽說過。患上罕見病是孤單、無助、恐懼的,因此本港的罕見病及黏多醣症病友及家屬,於11年前建立了「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病遺傳互助小組」,願意為大家帶來支持及希望,更理想的,是帶動本港有關罕有病的政策發展。 罕見病的種類很多,除了黏多醣症外,還有法布瑞氏症、龐貝氏症、高雪氏症、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綜合症等,全部都有藥可治,只要在確診後立刻給予用藥的話,健康可以獲得極大的改善,甚至可如正常人般生活。 因此,我們希望藉一年一度的世界罕見疾病日,大眾多認識罕見病,給予支援和關心。同時也希望政府可增加對罕見病的支援,如及早為「罕見病」定義及立法,同時為全港新生嬰兒提供全面的遺傳代謝疾病篩選檢查,及早發現、治療並減少嚴重的遺傳性罕有病出現。 杜勤創 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病遺傳互助小組執委 (2016-2-22 都市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