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精神健康教育 助學童建正確價值觀

接連有學生自殺,在學界敲響警號,教育局繼周四與中學校長會面後,昨日與小學校長及其他團體代表會面,有份出席會議的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在會後表示,會上曾討論要在教育出發解決問題,探討是否需要在課程上加入精神健康教育,認為應從小開展精神健康教育,讓學童建立正確價值觀;有臨床心理學家則認為,學生尋死的核心可能並非壓力的問題,反而是認為在社會上沒有希望。

教育局昨日連續第二天與校長團體會面逾一小時,就近日學生自殺的問題商討對策,出席的包括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冼儉偉、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香港女教師協會主席周蘿茜、香港教育行政學會主席李少鶴及精神科醫生黃重光,據了解,教育局邀請小學校長代表出席會議,是認為在發生連串學生自殺的事件後,小學生的情緒需要關注。

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在會後表示,會上有醫生介紹了自殺的成因及預防方法等,「自殺可能和學生情緒有關,但若太簡單解釋其成因未必合適。」他續指,會上曾探討是否需要在日常的課程上加入精神健康教育,但就沒有再仔細討論應從甚麼級別開始加入有關課程,不過他個人則認為從小開始便能讓學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另一位參與會議的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指,會上承認現時相關的生命教育或有不足,的確有需要加強,她又指,現時大多是學生遇上問題找尋求輔導,「若加強相關教育有『打預防針』的作用,對學生的精神健康有所幫助。」

另外,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現時採取的措施是利用現有資源,是「急學生所急」,至於教育局舉行研討會,是希望帶出漣漪效應,讓老師進行跟進工作。他又稱,有調查報告指,有自殺傾向的學生最經常將心聲分享予朋友,「希望將來有機會訓練學生,若同儕遇上問題可如何幫助他們。」同場的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主席張傳義表示,雖然教育局採取了措施針對現時的問題,「但是否真的能夠對症下藥?問題核心不是壓力的問題,是學生希望的問題,若他們認為『捱完』都沒有出路,他們會更加有尋死的念頭。」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周婉芬出席另一電台節目表示,現時是不少自殺者都不願意向人透露情緒,甚至假裝無事,曾有情緒問題的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則以過來人身分表示,外界面對情緒受困擾人士,應多聆聽對方想法。

(2016-3-14  星島日報)

Unable to query local database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