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倡八大資助學額全歸港生

人口政策公眾諮詢將於本周日結束,有團體關注八大院校的非本地生數字日益增加,當中內地生的比例更甚,建議將資助學額全數百分百歸予本地生,令本地學額即時增加五百個,同時將取錄非本地生的上限,由現時的百分之二十下降至百分之十。團體又要求,將「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安排」,由一年減至三個月,以減低內地生通過計畫移民香港的誘因。

為推動大學國際化,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在○八學年起將每所院校取錄非本地生的上限,由百分之十升至百分之二十,而院校近年亦開辦不少自資修課式研究院課程。根據教育局的資料顯示,非本地生的人數由一○學年的一萬七千九百人,升至一二學年的二萬六千六百人,當中以研究院修課式課程的學生人數升幅最多,達六成六。

人口政策關注組召集人譚凱邦表示,剛發表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提到,考慮將「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安排」由一年延長至兩年,認為此舉只會令內地生以讀書為由定居香港,「參考其他歐美地區,非本地畢業生只可逗留三至六個月,我們建議將學生留港求職年期由一年減至三個月,以減低他們通過計畫移民的誘因,並減少本地生就業的競爭。」

現時八大院校取錄最多兩成非本地生學額中,有百分之四是資助學額。

譚凱邦認為,政府應將資助學額全數百分之百歸予本地生,「以一二學年為例,本地學額可即時增加五百個。」

他又建議,將取錄非本地生的上限,由兩成下降至一成,並且就個別國家包括內地,設立最多取錄百分之五學生的上限。

至於早前有報道提到本地生及非本地生修讀研究院研究課程的比例,接近「二八之比」,譚凱邦表示,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由於有大量內地申請者有關,建議政府重設取錄非本地生的限制,訂明非本地生不能多於五成,並以優先取錄本地生為目標。

中文大學本土學社成員劉穎匡表示,非本地生的人數日益增加對本地生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影響,「除了令部分受歡迎的學科變成難以入讀的『神科』外,教學語言亦會因內地生及海外生的關係而有所改變,宿舍供應緊張亦是另一問題。」

(2014-2-21 星島日報)

Unable to query local database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