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經濟 中產唔敢生
人遲婚又不願生育,有調查發現50%適齡人士因經濟條件影響生育決定。80後未婚少女指養兒育女如燒錢,「想生都唔敢生」;即使育有兩兒的中產媽媽更慨嘆生活坎坷,五萬月入月月清。 工聯會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訪問591名港人,當中514名是15至49歲適齡生育人士。結果發現,50%人指經濟收入影響其生育決定,其次是教育和居住問題;超過90%認為政府沒有提供足夠鼓勵生育政策。 結婚生育開支最多 80後:二選一 80後的Shirley(化名)與男友正計劃結婚,兩人月入三萬多元,若計及供樓、伙食費、供養父母等費用,「一係結婚,一係生仔,二選一。」她指,結婚及生育都是人生最大花費,即使不擺酒,亦需準備數十萬元作首期置業,「無論供樓或租樓,月最少花一萬元,未計管理費、雜費等,餘下的錢如何養兒育女?生活會好坎坷!」 她續指,由於雙方父母都要工作,無法照顧孫兒,又不放心將子女交由外傭照顧,或需辭職做全職媽媽。另外,現時社會競爭激烈,希望能給子女較好的教育,學費、興趣班等「樣樣都是錢」。 即將結婚的80後陳小姐亦指,與丈夫的經濟能力有限,認為月入至少五萬元才能生兒育女,「未變高齡產婦都唔生住。」 育有兩兒家庭掹掹緊 見步行步 不過,即使家庭月入五萬元、育有兩兒的中產何小姐,亦要捱快餐、公仔麵,甚至由奶奶補貼生活費。28歲生第一胎的她,因工作繁忙,只能做無飯家庭,扣除供養父母及子女等費用,每月只餘下約兩千元,「以前都有時會吃自助餐,現在無娛樂,連與朋友外出吃飯都難。」 雖然經濟壓力未令何小姐放棄生兩個的目標,不過「生完才知道原來奶粉好貴!而且哥哥(第一胎)搶不到有學券的學位,被迫讀國際學校,其後再轉讀官立學校節省開支。」她稱許多時只能抱着「見步行步」的心態,望孩子長大成人多孝順父母。 贏在起跑綫壓力大碩士媽媽唔追多個 香港養育一個孩子至少花八百萬?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總幹事廖珮珊說,除經濟能力外,還有教育、時間、心力等。 她指不少父母希望子女贏在起跑綫,每月花錢讓子女參加各式各樣興趣班,曾有一名碩士媽媽,其丈夫從事生意,經濟尚可,「但生完一個,已經不敢追多一個」,認為身心都有無形壓力,難以負擔。 她倡議政府增加託兒名額,並鼓勵企業實行彈性上班時間,讓年輕夫婦既能穩定事業發展,又可以有經濟能力生兒育女。 另外,政府即將公布財政預算案,工聯會麥美娟建議提高子女免稅額至14萬元、向夫婦提供每年10萬元租住私樓免稅額,並盡快推行15年免費教育,落實男士侍產假。 (2014-2-25 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