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夭折 8成早產

本港7.5%新生嬰兒是早產,有兒科醫生表示,新生兒死亡個案八成屬早產,雖然近年早產嬰存活率提高,但仍可能會面對呼吸困難、視網膜病變等多種健康問題,有機會影響日後認知、視力等功能。
懷孕37周分娩是「足月」,不過琳琳在媽媽腹中待了23周就出生,當時體重僅485克,如手掌般大小,心臟等器官都未發育完成,有衰竭可能,留醫五個月才能夠出院。現時琳琳已經六歲半,雖然身體無嚴重疾病,但語言及運動能力仍發展緩慢,要接受言語治療及肌肉訓練。
發育不全 半數呼吸困難
曾有研究指,本港早產嬰比例約7.5%。仁安醫院兒科專科顧問劉成志醫生表示,雖然現時本港早產嬰存活率已有九成,但全球來說八成新生嬰兒死亡個案都是早產嬰,當中妊娠32周內出生、或出生時體重低於1.5千克的嬰兒特別容易遇到各種健康問題。
劉醫生指,26至28周出生的嬰兒,約50%會患「呼吸窘迫症候群」,30至31周的患病比例亦有約25%,患者會出現肺泡塌陷,影響呼吸,亦是導致嬰兒死亡的主因之一。其他健康問題,還包括視網膜病變、顱內出血、病毒感染等。
全球早產比例約5至10%,劉醫生認為,本港早產比例屬正常,但近年稍見上升趨勢,相信是因為隨着醫療水平提高,當遇上身體情況不佳的孕婦時,例如有吸煙、飲酒或妊娠糖尿病等,醫生會傾向未足月就做手術取出胎兒。
世界健康基金會近日推網上社交平台「早到同學會」,提供早產問題資訊。

(2014-4-4 晴報) 

Unable to query local database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