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發觸感仿真平台 訓練自理力
傳統的康復治療大多採用實物訓練學員,但成效和安全未必符合預期。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蔡及時研發觸感仿真平台,學員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感受力覺反饋功能,從而學習用鑰匙開門、寫字等日常生活技能。有關發明最近獲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頒發特別獎及銀獎,並計畫最快今年底推廣至長者中心及更多特殊學校試用。 針對現時職業治療對自理訓練的不足,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蔡及時花了近兩年時間,利用虛礙實境技術研發了多功能觸感仿真平台。「學員可在模擬真實環境進行手部和手眼協調訓練,由於提供了力覺反饋,他們能更加真實地訓練,提高了學習效能。」 現時平台設有四個訓練項目,包括用鑰匙開門、準備食物、把水倒進玻璃杯及寫字,為手部功能障礙人士、長者、適齡學童、少數族裔學生學習。蔡及時稱,未來考慮增加更多職前訓練,協助需要從事重複工序的學員。「現時正與一所特殊學校合作,下一步希望有更多特殊學校應用,並計畫今年底推廣至長者中心試用。」 另外,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郭霞,憑發明以八爪魚吸盤為原理的微吸盤彈性黏貼織物,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頒發金獎,「彈性黏貼日後有望取代繃帶,協助肌肉和關節傷者的患者固定受傷位置,而黏貼可使用一百一十次及水洗。」 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助理教授李鸝亦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其發明是利用不同織物結構和密度,與接觸電阻和長度電阻理論基礎上,生產創新的發熱紡織品,可應用在戶外服裝產品及醫療保健用品,作保暖及醫療用途。 (2014-5-7 星島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