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能力指標 自說自話欠客觀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學生英語水平受到高度關注。最近EF英孚教育公布的《英語能力指標》報告,指港人英語能力急跌至第三十一位,得分五十二點五分,較去年下跌九位,排名更落後南韓、日本、台灣等地,其中上海、北京及天津得分更遠高於香港,令人關注香港學生的英語危機,不過,報告似乎未獲教育局認同。

調查粗疏惹質疑

EF公布《英語能力指標》調查當日,教育局即以長達一千六百字的「千字文」反駁,批評調查不具代表性。教育局指,有關調查對象均是自選自薦,並不能代表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整體情況,更嚴詞指「指標測試的結果不具代表性」。

有教育界友好指,這份由EF英孚教育炮製的《英語能力指標》備受質疑,與調查方法粗疏大有關係,「數據來源主要是參加免費綫上語言測驗的測試者成績,但只要登記電郵就能參與,重複測試根本不能避免;另一來源則是報讀英語課程前的入學試,說白了,英文水平高的人怎會報讀課程,更不用說無聊到網上回答三十題英文測驗吧。」

值得一提,EF未有透露參與調查的具體人數,兩個網上測試僅包括語法、詞彙、閱讀和聽力,未有測試參與者的口語能力,「從取樣到試卷設計,予人以偏概全的感覺」。

友好認為,整份報告潛台詞就是為機構開辦的英語課程宣傳,「若然英語水平不如人,自然要報讀課程保底,所以調查指港人英文『差到貼地』不無理由。」

提早發布受批評

其實教育局質疑這份調查報告已非首次,局長吳克儉去年在「局中人語」網上專欄已提過,但語氣較為平和,友好不諱言,今年時值中學教學語言進入第二個循環周期,傳統英中是否「落車」仍有懸念,難怪當局火力全開。

不說不知,今次報告發布亦備受傳媒行家批評,因調查結果原定上周四在記者會公布,但周三晚上突然上載EF香港網站,令電台及電視台搶先報道,翌日記者會頓變舊聞,公關公司解釋是因時差問題,未能同步發布,但解釋未免牽強,令記者不滿。

聽聞EF明年將引進最新研發的英語能力評估測試,數據能否客觀反映,仍然有待觀察。正如當局所言,若想了解本港學生的英語能力,大家不妨看看文憑試與全港性系統評估成續,才較實際客觀。

Unable to query local database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