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學習初心之道 漫畫家小克談育兒

本土漫畫家小克(原名蔣子軒)的聾貓系列滲透你我生活,現實生活中,這位聾貓阿爸跟國內著名漫畫家阮筠庭育有一名歲半大的兒子,現一家定居杭州。不論孩子在哪地成長,他心中自有一套育兒觀念。

夫婦倆從事創作,自是對兒子長遠發展抱開放態度。「其實生命是他的,我無權幫他選擇,只可能幫他建立開始哪個階段的人格,以及健康的身體。」小克並沒多看兒童心理學的書籍,每每從觀察了解兒子。「直接從他身上,喚起從前自己也是這樣……我小時候不玩車只愛飛機,慢慢從孩子身上,提醒自己很多事情,是我從他身上學習。」從兒子處他也學到不會計算,「他很直接,不喜歡便喊,不過喊也不代表甚麼,你要知道原因,憑經驗知道他是身體不適?想要甚麼東西?還是驚恐?大人想喊則會顧慮很多。」

訓練左腦扼創意

雖說會好好把持兒子六歲前的人格教育,但小克當下卻沒有具體方式:「我也是見步行步,始終是第一次做爸爸。」兒子沒有帶給他創作靈感,「他給我最大的影響,是令我無時間繪畫。除非你像外國人,任由他跌跌碰碰……不過我不會,因為不捨得。」

從事創作的爸爸如何培養兒子創意?「出生後那幾年千萬不要訓練左腦思維,便會有創意,那些都屬於右腦。怪獸家長很早便訓練子女的左腦要贏在起跑綫,好像早訓練計數取高分,其實阻礙其右腦發展。所以將來我都會讓兒子讀華德福學校,六歲前不教任何語言。」

認同華德福教育

他認同華德福教育理念,最適合人類文明發展,亦覺得課後可調整至適合自己家庭的育兒方法。「有很多證據支持,德國人是跟這套長大。德國的設計很勁,連iPhone設計風格都源自德國。他們著名的藝術學校Bauhaus,校訓是Form follows function,所以德國的設計風格一直很簡潔。」他仍未決定兒子將來在香港還是杭州受教育,甚至還未為兒子注射疫苗:「我知道香港學校要注射疫苗。疫苗很陰謀論,若你相信其實會對兒童有副作用,像自閉症。我是另類家長,就算打針我覺得不可以太早打,因為孩子的免疫系統未發展好。」他坦言主流社會要家長做一件事,大家便跟着做,卻沒有思考過影響。「我也是從主流教育出來,以前常想為甚麼一星期只有一、兩堂美術和體育?我覺得讀中英數便夠,現在想來其他東西根本無興趣,讀完考試僅及格,卻應用不到。」

學繪畫之大矛盾

小克贊成小朋友學繪畫:「學基本工夫、知理論,未必令你畫得好好,不過可以慳時間。」這代兒童早在幼兒期已學畫,「幼兒語言能力尚未完善,繪畫是幫助他們創作、發洩情緒的方式。不過到他們六歲,基本人格已形成,有其他社交,他們是否仍然愛畫是關鍵,因為那階段已有很多不同選擇,不要逼他們學任何東西。」他不諱言香港的教育帶有「目的性」,「當子女想從事繪畫行業,家長卻不想,真是世紀大矛盾。這對一個人的心靈創傷很大。其實很多人可以繪畫搵到食,只是不符合家長期望。我就是例子,不是搵很多錢,但生活得到。」

(2016-1-15  晴報)

Unable to query local database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