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孩子能治病 傳說背後的真相
孕育分娩的過程,是個蛻變的過程,是女人人生的重要一步,在感受幸福和痛苦的時候,還能帶給我們什麼呢?竟然老話說能夠治病!你相信嗎? 緩解痛經 痛經主要是因為子宮收縮導致的,子宮過度收縮還會出現子宮痙攣,這種情況的女性在分娩之後的確會有很大好轉。有婦產科醫師解釋,有的女孩子天生子宮過度彎曲,或者宮頸口過緊,經血流出不順暢,導致痛經。懷孕後,子宮隨著胎兒的增長不斷增大,同時宮頸管變軟,為胎兒出生創造條件;分娩過程也使子宮頸打開,胎兒起到了擴張狹窄子宮頸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子宮的過度傾曲等位置異常情況,經血流出就會順暢很多,所以這樣的女性在分娩以後,痛經會大大緩解。 生孩子治痛經並非規律 是不是痛經在分娩以後緩解,女性朋友就可以長治久安了?並不是那樣,例如有些宮頸管狹窄的患者,產後由於各種因素導致宮頸管又有了新的粘連,會使經血流出的通路再次受阻,就會再次有痛經的現象出現。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生完孩子痛經可以緩解一段時間,然後又開始痛經的原因。所以「生完孩子不痛經」並非臨床規律。 另外,女性處於妊娠期及分娩後的哺乳期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來月經,當恢復月經。如果是由於子宮內有腫物、子宮內膜異位症或者內膜有息肉等原因導致的痛經就會死灰復燃,再次引發痛經。 子宮內膜異位症 這也是與女性生育狀態嚴密相關的另一種「性格古怪」的疾病。雖然對於現代醫學專家而言,這種神秘的疾病的很多方面還都不明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如果患病女性每月的週期性排卵中止,這種疾病的「進展」也會因此被強有力地遏制!所以,適時懷孕及至生育是「治療」這個問題最有效和副作用最少的一個方法。 卵巢癌 最近有研究表明:懷孕讓女性體內產生一種抵抗卵巢癌的抗體,它能有效地阻止卵巢癌的發生。懷孕的次數越多、初次懷孕的時間越早,效果越顯著。有些調查還發現,母乳哺養超過三個月以上同樣會降低某些癌症的發生幾率。有資料表明,35歲以後生孩子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幾率,要比未生育過的同齡女性低58%左右。 子宮內膜癌 懷孕期間,由於維護胚胎生存環境「穩定」的需要,子宮內膜也暫停了它的週期性剝脫出血,子宮內膜的上皮細胞在月經週期所必經的「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的過程會暫時停止,發生癌變的機會也同時減少了。 據有關研究,子宮內膜癌在高收入而不生育的女性中比較常見,並經常伴隨諸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 乳腺癌 眾多臨床資料表明,哺乳可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而未生育是乳腺癌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同樣的,不生育女性在長期"無對抗性的"高雌激素作用下,發生乳腺增生及其它良性乳腺病的可能性也高於經歷過懷孕和分娩的女性。 懷孕與乳腺癌的發生率降低之間的關係是有據可查的。根據女性在孕期卵巢會自動停止排卵的事實,專家推斷:那些排卵比較少的女性,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可能性就比較小。而從未懷過孕或沒有哺乳過的母親更易患乳腺癌。 有助於降低骨折風險 美國的專家在對9704位女性進行了平均長達十年的追蹤後得出結論: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上了年紀之後在骨盆部位發生骨折的機率要高於生過孩子的媽媽。 研究顯示,女性到了更年期時,骨質會加速流失,未生育女性股骨骨折的風險要比生育女性高出44%。女性每生育一次,就有助於降低9%的股骨骨折風險。因為在女性懷孕過程中,體位發生自然改變,身體的施力點產生了變化,影響到股骨支撐的力學結構,最終強化了產婦的股骨支撐,因而讓媽媽們擁有更加強壯的股骨。 增加免疫力 有關文獻研究資料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就能增加10年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主要是針對婦科腫瘤的。許多婦科疾病,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異位症都與婦女的生育有關,因為不生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時有效的保護。與此同時,專家還發現,未生育的婦女易發生激素依賴性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並且未生育婦女的卵巢良性腫瘤及卵巢癌的發生率也相應高於生育過的婦女。 感覺變得更靈敏 懷孕似乎能提升你的嗅覺,甚至味覺。當然,這樣靈敏的嗅覺在懷孕初期可能會加劇晨起時的噁心感,但到了後期,卻會令你倍加享受各種美味。有些專家將這種「雷達鼻子」歸咎於孕婦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靈敏的嗅覺會讓孕婦自覺抵觸有害物質,如煙或過期的食物,是身體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 推遲更年期 女性一生都受到激素的影響,在激素的作用上,其性器官從幼稚逐漸發育到成熟,其形體也隨之具備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進入老年後,大家很少見到中等體態的婦女,大多數人偏胖或偏瘦,其實這也是激素改變後造成了體型變化,與女性是否生育過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僅僅為了怕體型改變、衰老早至而拒絕生育,對女性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於激素的作用,孕產婦體內卵巢暫停了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至6個月才恢復,由於卵巢推遲了一二十個卵子的排出,結果是生育過的婦女可能被推遲更年期的到來。 乳房的二次發育 乳房是由豐富腺體組成的,乳腺由15-25個乳腺小葉組成,包埋在纖維組織和脂肪中。脂肪使乳房突起,乳房組織由胸壁至皮膚間的韌帶支撐。自受精卵著床的那一刹那起,伴隨著體內荷爾蒙的改變,乳房也作出相應的反應,比如乳腺組織增加、脂肪貯備增加等等,這本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天性的功能,其作用是為了適應分娩後哺乳的需要,但就是這樣一個時期,正好與少女時代的第二性徵發育期過程類似。所以,對於女人來說,孕期實際上還是豐胸美胸,讓乳房再次發育的絕好時機。 減輕偏頭痛 懷孕似乎還對其他疾病有治療作用。如患偏頭痛的婦女在懷孕時症狀會減輕或消失。研究表明,偏頭痛與雌激素的波動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這也許就是偏頭痛的原因。據意大利神經病學研究所的調查發現,87%的被調查女性在懷孕的中後期偏頭痛症狀會減輕,79%的孕婦在最後3個月症狀會完全消失,但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分娩後的一個月內再次出現偏頭痛。 可治療胃下垂 有胃下垂的女性,通過懷有胃下垂的女性,通過懷孕改善胃下垂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體形乾瘦的年輕女性易得「胃下垂」,這類女性體形比較瘦弱,胸廓狹長,骨骼細弱,皮下脂肪缺乏,懸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韌帶鬆弛無力,使胃整個位置降低、胃蠕動減弱。而懷孕,一方面膨大的子宮可能將下垂的胃部頂上去;另一方面,懷孕後,女性一般會體重增加、體形變胖,這樣也會增強胃部韌帶的拉力,改善胃下垂症狀。但是,患胃下垂的女性可千萬別把懷孕當成治病的靈丹妙藥,有些女性生產後,腹壁鬆弛、腹壓降低,反而容易引起胃下垂。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機率降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令人痛苦的疾病,往往關節炎、骨損傷等隨時都可能發病,但女性最常見的發病期是在30~50歲。 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婦女懷孕時症狀通常會減輕,其原因現在還是個謎。但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雌激素似乎對控制該疾病發揮了重要作用。孕婦體內的T免疫細胞含量會升高,這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大有好處。 生孩子,其實對於女人來說。其實也是一次身體的革命。不過要知道,生孩子並不是包治百病,但它是一次讓你重新調理身子的機會。要相信科學,不要輕易相信各種稀奇古怪的言論,正確面對各種懷孕後的身體變化。迎接一個更好地自己! 文章轉載自: http://baobao.sohu.com/20160307/n439595099.shtml?from=recom_407899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