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兩人一機 推電子教學
小學開家長班 冀減數碼鴻溝
教育局全面發展電子教學,無論學校或家長仍在試用與探索階段。學生大多來自基層家庭的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正試用平板電腦,該校雖已落實全校平均兩人一機,硬件配套亦完備,但家長普遍對借用或自攜數碼裝置有戒心,校方特意為家長開班,突破他們對平板電腦的恐懼,解決技術問題之餘,亦希望克服更困難的數碼鴻溝。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本學年獲韓國電子品牌提供三十六部新款平板電腦,連同原有七十部iPad,共有逾一百部平板電腦,以全校二百名學生計算,平均兩人一機,但平時學生上課是一人一機。雖然人機比例高,但負責老師李翠珊坦言,推動電子教學仍面對不少問題,家長對平板電腦等智能裝置還是望而生畏。 學校位處深水埗,大部分學生來自基層家庭,李翠珊指學校雖鼓勵學生借用平板電腦回家,但家長反應不太踴躍,「他們怕子女弄壞了賠不起,更擔心不知子女借機究竟是做正經事,抑或只是打機。」學校為突破家長對平板電腦的恐懼,特別安排他們周末在校上興趣班,接觸平板電腦。校長嚴佩琼指,家長參加興趣班後,信心確有增強,亦認同學校推行電子教學,但對借機始終有考慮,「比如他們居住唐樓,未必有光纖入屋,上網費相反較貴,因此未必安裝,借機或得物無所用。」 對數碼裝置有戒心 家長對借用或自攜數碼裝置信心不足,李翠珊坦言,對學校推動電子教學亦有影響,例如當局為一百所學校率先提升WiFi無綫網絡基礎的「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畫」,便因無法滿足學生自攜數碼裝置的條件,最終未有申請。 嚴佩琼認為,現時學校先發展電子教學的基建配套與教師培訓,待家長建立信心,繼而向學校借用及自費購置平板電腦,便能水到渠成。雖然眼前的數碼鴻溝不少,但她有信心家長逐步接受電子學習,「電子學習不是把傳統課本擱在一邊,而是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比如軟件有互動元素,讓他們按不同能力有不同程度挑戰,最終是學得快又學得多。」 (2014-12-2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