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教人盡情撩鼻屎的兒童奇書 (果籽)

童書我見得多,要堪稱騎呢之最的,我會選德國童書作家Daniela Kulot的《Nasebohren Ist Schon》,看書本譯名,都知不是善類,叫《挖鼻孔好好玩》。封面是一隻可愛卡通小象,把象鼻豎起,用手從高處直插鼻孔掏挖,狀甚享受。

那天女兒從學校圖書館選了這圖書回來,叫父母讀給她聽,於是我們一家三口便進入大笨象也可撩鼻屎的幻想世界。故事一開始,是小象在家裏悠然自挖,一翻頁出現小老鼠,牠也在享受挖挖樂。再下去帶出第三主角小青蛙,牠不敢挖鼻孔,因為青蛙媽媽不准。

小青蛙好奇問小象與老鼠:「你們知道為什麼不能挖鼻孔嗎?」,兩者齊聲說不,遂決定問青蛙媽媽。蛙媽解釋:「如果那樣做,手指就會插在鼻孔裏拿不出來。」牠們又去問老鼠爸爸,鼠爸答:「老鼠會因此而患上特別嚴重的鼻竇炎。」最後牠們也找象媽詢問,象媽說:「象鼻會因此而斷掉,永遠也長不回來。」大家聽了都叫怕怕,說不敢再挖鼻孔。但牠們越琢磨爸媽的話,越覺難以相信,於是一齊去問大家的爺爺嫲嫲。

故事來到高潮。牠們在遠處見到爺爺嫲嫲在公園閑坐,圖書用了一整版,畫出三位長輩在公園做着同一動作。沒錯,就是撩鼻屎。看到這個情境,大家生氣地說:「爸爸媽媽說的一點也不對。」

「那我們也可以挖鼻孔了。」小青蛙、小象、小老鼠說。他們這樣做了,而且覺得比先前還好玩。

故事就此完結。

「咁樣完!?」老婆呆了。女兒看到這個結局,笑得很開心。「為什麼童書會咁樣教嘅?」老婆問,我在書末台版翻譯高玉菁的一篇導讀結語中找到答案。

高解釋父母會教導孩子擦屁股、洗手,但較少注意挖鼻孔這衞生習慣,通常家長看到孩子在挖,大多會出聲喝止,認為這是不雅觀、不衞生,而沒有顧及孩子的好奇心。小孩對身體某些有洞的器官特別好奇,像鼻孔、耳孔、肚臍,會用各式方法探索,而由於挖鼻孔會撩出鼻屎,就更激發小孩繼續發掘的好奇,久之變成習慣。書中的重點,在於主角爸媽用各種古怪理由,讓孩子感到沮喪害怕。主角從懷疑到求證,用好奇心戰勝了大人的善意謊言,反而鼓勵了牠們撩得更起勁。高覺得這是一本和孩子談溝通的書,書中爸媽出發點固然是好,但一昧禁止無補於事,孩子所需要的,是正確的知識和方法。

《挖鼻孔好好玩》,我認為是一本寫給家長的童書,讓父母們反思,自己有否在灌輸各種行為規矩時,顧及小孩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當要向小孩解釋世事時,有沒有用認真的態度處理,還是隨便亂噏一通,敷衍了事。

記得讀過幾本由傑出孩子父母所寫的書,包括十九世紀德國天才Carl Weter老父所寫的《卡爾.威特的教育》、及2000年劉衛華、張欣武撰寫其女兒的《哈佛女孩劉亦婷》。這類天才兒童育成紀實的作品往往引來爭議,認為書中所行之法未必人人管用,但兩書當中有一個有趣共通點,我卻覺得深有啟發。

兩位相隔近二百年的父母,同樣認為自己子女成才非因先天所致,而是透過後天的有效引導。他們倆都同樣有一習慣,是帶孩子散步。這個散步,不是簡單的行行走走,是行到邊講到邊,幾歲大的孩子對周遭什麼事物感到有興趣,其父母就啟動百科全書模式,像拍BBC紀錄片一樣對那件事物細意講解。例如在公園看到野花,會解剖花朵,講解花的生長特點和作用;突然跳出一隻蚱蜢,會逮住研 究,講述其身體結構、習性、及繁殖知識。

如此細緻講解,小孩能明多少令人懷疑,但卻是認真對待小孩好奇心的應有態度。孩子們即使不能全盤吸收,也能知曉正確知識的一二,變相鼓勵他們繼續發問與求真。

我的女兒五歲時有次在客廳望着月亮,突然問:「爸爸,點解月亮成日唔同形狀嘅?」要向五歲小孩解釋月有陰晴圓缺,我如臨大敵。第一時間打開Google Earth,Zoom近去鳥瞰我們家的位置,並向女兒解釋鳥瞰概念,還好她認得常去的公園;接着逐漸向上拉遠,解釋香港以及她曾去過的台灣與日本的位置;再由亞洲往上拉,直至見到整個地球。為令女兒入腦,我來來回回前後拉近拉遠了數次,讓她明白自己處於地球中的一點。說到這裏,背脊已一身汗,但這只過了第 一關。

接着開YouTube,尋找解釋月亮變化的影片給女兒觀看,她先前有了地球的概念,較易明白太陽、月球與地球三者的關係。至於講解月亮反射太陽光,我把書房燈關掉,在全黑環境下拿着電筒,照射着女兒常玩的波波,嘗試解釋月亮形狀變化。女兒全程專注,不時提問,整個講解完成後,女兒像很明白般點頭。老婆看着半笑半寸地說:「你講到咁深佢點會明吖。」我邊抹汗邊回應:「二百年前一個天才兒童嘅老豆叫我咁教嘅。」

翌日,一家三口出街玩,我專登問女兒,可否解釋給媽媽聽為何月亮形狀會變,女兒盡力講解,大約講到六七成,老婆當場呆掉,我在旁邊偷笑。正想振臂高呼大聲叫Yeah的同時,老婆急忙作出反擊:「嗱,咪係囉,所以你就要抽多啲時間教女囉,唔好成日開OT寫文教書搞到咁忙,晚晚咁教佢咪好囉。」我馬上謝皮。

二百年前,要教出天才,父母本身要博學多聞;今天,父母可以靠手機上的Wikipedia、YouTube、Google充當萬能博士,只要家長認真看待小孩的好奇心,總能找到孩子各種問題的正確答案。育兒好像有千百種心得與方法,其實講到尾最重要的元素,是耐性與時間。

徐緣

(2015-5-24  蘋果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