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碎食物 致孩子口肌力弱
父母中英夾雜 致兒童後天語障
兒童出現語言障礙,除先天因素外,家長亦有責。不少父母說話時中英夾雜,「自製」語言障礙,致子女要接受治療重學廣東話;又有因過分照顧,將食物攪碎致幼童口肌弱、發音差;甚至誤當語障為「黐脷筋」而動手術。 本港05至06學年約有8,000名學童患言語障礙,但去年單是衞生署接收的個案已2,400個。兒童語言學習關注組創辦人余佩佩指,有語障的兒童往往至1歲半仍未說話、3歲只能說單字,又或句子結構錯亂,如將「媽咪去買餸」說成「買餸媽咪去」等。她指,語障多與先天發展遲緩有關,若及早發現,可作評估治療。 專家:因父母致語障可悲 近年不少人愛以中英夾雜與子女對話,為「營造」英語環境,與孩子說:「你sleep啦、要唔要pencil呀」;有4歲女童因父母勉強的英語訓練,致只得2歲的語言程度。邁步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朱嘉麗指,這樣會嚴重影響兒童學習語言,如因父母的言語令子女有語障是很可悲,使其混亂之餘亦窒礙發展。 誤當黐脷筋 術後無改善 家長過分照顧亦「造就」發音不正,朱指,家長擔心幼兒飲食,會將食物攪碎,但舉動卻會削弱幼兒口肌發展;而自幼兒長出牙齒後,已可食魚蓉、雞肉塊或「食粥仔」等;1歲起亦應棄用奶樽,改用飲管或水杯飲水,有助口肌訓練,及發音如「烏」、「媽」等類似詞語。 此外,曾有家長育有2歲3個月幼兒,因其發音不正而求醫,幼兒被診斷為「黐脷筋」後動手術,豈料情況無改善,最後再求助才發現幼兒是患語障。朱嘉麗指「黐脷筋」致發音不準與語言障礙,易被混淆,前者透過小手術可改善發音,後者影響表達力及理解力。 朱提醒家長要留意兒童的語言發展若出現遲緩半年的情況,應馬上改為單語境,再留意情況。余佩佩則指,因政府服務供不應求,即使求醫,等待評估亦要輪候一年或以上,再輪候服務更額外需1至2年,建議家長在等候中把握黃金時間,與子女對話,「若非真正有障礙,半年都可有成效」。 (2015-8-19 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