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答孩子「學那個要幹什麼?」

有些孩子會問「學那個要幹什麼」,有挑釁意味,卻是必須好好回答的問題。顏擇雅建議家長,讓孩子清楚「學那個要幹什麼」,把學習連結到未來,學習態度就會更積極,更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孩子念小學時,往往不會去質疑念書的必要性。大人說要念,應該就是要吧。但等升上國中,有些孩子就會問「學那個要幹什麼」了。問題有挑釁意味,成年人聽在耳裡不可能舒服。

然而,這卻是個必須好好回答的問題。一來,爸媽必須捍衛自身「有資格要求孩子用功」的權威。這不是為了爸媽尊嚴,而是為了讓孩子有所適從。瓜分青少年時間的誘惑那麼多:電玩、動漫、追星、A片、交友。如果爸媽失去要求用功的權威,孩子的心要怎麼回到課業?

二來,讓孩子清楚「學那個要幹什麼」,也是讓孩子把學習動力從「為爸媽」轉換成「為自己」的最好方式。這問題代表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渴望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他懂得把學習連結到自己未來,學習態度就會更積極,更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何況,青少年期間是認知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段。許多聰明孩童日後長成泛泛之輩,就是青少年時期渾渾噩噩的結果。

學習有累積性,而且是滾雪球式的累積。剛開始的關鍵時期滾得慢,一定只能滾成小雪球,不只體積不如別顆球,還會因為重力加速度,後來的滾動速率與球 體擴增率都跟別顆之間差距愈來愈大。中學不用功,上大學後怎麼用功也跟不上,就是這個道理。爸媽好好回答「學那個要幹什麼」,就是要避免這種太晚覺悟的悲劇。

學科就算沒用,也給思考訓練

其實,這問題並非百分百愚蠢。大人捫心自問,中學一定都學過許多東西,後來因為沒在用,已整個還給老師。現在給我一道幾何證明題,我一定是不會解 的。問題是,很少人在中學時預知未來職涯,職涯探索往往十六歲才開始,持續十年還得不到確定答案。中學時不放棄每一科,就是不要太早限縮未來的選擇。

二來,許多知識雖跟就業技能沒有直接關係,卻是背後思考訓練的重要基礎。舉例來說,幾何證明題別說拿給我,應該是拿給電機工程師、企業經理人,大家 差不多都忘了要怎麼解。那為什麼中學一定要學幾何證明?答案是這種題目可訓練我們區分已知與未知,一步步推理歸納,辨明什麼是真理,什麼只是假設。這種能 力對我從事寫作,對工程師推演運算,或經理人做商業決斷,都太重要了。

若是一百年前的孩子問:「學那個要幹什麼」,答案就另當別論。農業社會哪需要上學?當時只有地主才請老師教孩子讀書識字。學了許多書本知識若不能當官,還真的不能幹什麼。因此《儒林外史》、《聊齋誌異》才會有那麼多落魄書生。當時,廣大農民的孩子都是小小年紀就加入勞動:農耕、匠作,或賣給大戶人家 做奴僕。

後來進入工業時代,就必須施行義務教育了。像五○年代台語歌《孤女的願望》中來台北找工作的主角,應該就是個剛念完小學的女孩。她不只要看得懂報紙,也要懂一點分數、小數的加減乘除。不然,工廠老闆不會放心讓她操作機器。

連生活常識,知識含量也提高

如今孩子在學校學那麼多東西,還必須面臨升學壓力,反映的並不是爸媽心理變態,也不是孩子IQ提高,或教育官員好大喜功。講清楚,這一切都是經濟發展的結果。產業科技突飛猛進,分工愈來愈複雜,職場要求的技能因此愈來愈知識密集。

以宏碁聘用的工程師為例,這職務需要扎實的電機工程知識,他當然必須在中學打好理化、數學的根基。宏碁的協力廠商、投資法人、客戶遍布全世界,因此 英文很重要。考大學時雖然不考社會科,但工程師卻可能需要跟中東客戶洽談,因此人文素養也不能太差。舉例,他如果不知以色列的週六是安息日,伊斯蘭的週五是聚禮日,可能就會失禮。

其實,社會變複雜,知識要求變高並不只有就業技能,還有生活常識。數學不好,就看不懂股價K線是怎麼畫的,買股票只能等著被坑殺。看不懂級距公式,也沒辦法理解學測分數怎麼算出來。

孩子也許反駁:「那些Google就有了」。孩子習慣從小上網查資料,感覺知識隨時唾手可得,的確很可能因此不再認為求知有何意義。

沒錯,網路的確什麼知識都有,但這並不表示知識變得不重要。正好相反,網路是把運用知識的能力變得無比重要。拜Google之賜,許多知識已經不需 要被死記。但網路是深山叢林,你如果沒有藏寶圖,沒有判讀線索的能力,不只找不到寶藏,還會迷路。在學校好好學習,就是在為自己繪製這麼一張藏寶圖,並累積判讀線索的能力。簡單說,就是一生受用的學習力。

其實,純就教育來說,讓孩子體會自己的無知,遠比灌輸知識更重要。人必須體會自己的無知,離開學校才有繼續學習的動力。孩子講「Google就有了」,也許代表他想花心力去學更重要的事,但也可能只是無感於自己的無知。這是很大的差別,爸媽應該好好留意。

資料來自:http://goo.gl/iogYvu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