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教導 應付校園欺凌
本地或外國校園欺凌事件,時有所聞。有機構用澳洲教材舉辦體驗學習,讓小朋友掌握結交新朋友、情緒管理及面對戲弄等技巧,為兒童情緒把關。有前社工家長則謂,家長要把握每次機會,教子女積極應對。 新領域教學及治療顧問2014年開辦針對幼稚園、初小及高小孩子的情智教育課程,董事雷珊珊謂課程是由兩位澳洲語言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合著的專業情智課程《Best Programs 4 Kids》作藍本,包括建立自信及社交技巧、化解戲弄及擊敗欺凌等。她謂因應欺凌涉及小朋友、家長及學校,故已推出個別的教材,方便學校直接引用、家長也可在家與孩子練習。 漫畫練自我對話 應付欺凌更重要是防治,包括小朋友要認識自己情緒、學習與人交際的方法,澳洲不少學校已引用此課本作為必修課,並有不同應用方式,包括在班主任課上講授,或直接作為興趣課,讓學生及早裝備。 除了相關課堂,家長在家中也可配合課程作延伸活動,其中一招名為「四格漫畫」,家長引導孩子在漫畫中描繪一件欺凌事件,把情景、感受、內心的對話及行為畫下來。「我見過不同小朋友當面對欺凌時,有不同情緒表現,有的是哭、有的會打人,也有人描繪欺凌者『20歲失業、30歲死亡』。在漫畫上大人能理解他們怎樣處理一件事,但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角度去思考,大人可以介入把負面的思維變成正面。」 角色扮演學叫停 孩子被戲弄時當然有不快,雷珊珊謂幼兒在課堂上會學習實際方法,回家練習並嘗試運用在生活上。針對面對戲弄,小朋友會用到3A:同意、詢問和叫停。 「課堂上會有人用小道具扮欺凌或被欺凌者,例如有人出來扮書蟲並被取笑時,他們要表態:『係呀!我係好鍾意看書!』第二步反問對方:『你們不愛看書咩?』令對方轉移視點,反觀自己問題。」她謂「同意」式應對雖然帶有自嘲性,但卻可以立時把戲弄轉化成和諧,令大家都有下台階,重新做朋友。叫停是當戲弄已去到有傷害性,當事人要接受用到這招時可能已沒朋友做。 社工家長自己教 曾在學校擔任社工及學校輔導老師十年的譚少華謂,兒子小六時曾被高大的女同學突襲搣臉。「他不開心,故問我怎處理,這要視乎情況,搣到他臉腫一定通報學校,但我們發現小女孩只是開玩笑,最後教兒子告訴對方:我唔鍾意你咁做!面對不是惡意的戲弄,先教他處理方法,若事件擺平了,孩子又自願原諒對方,可以不驚動校方,但若事件仍持續便應向有關老師反映;大前提是不可忽略被欺凌者的感受,大事化小並非良好態度!」 (2016-3-2 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