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項不說不知的嬰兒小秘密
新生兒出世後,每個父母也經歷過棉乾絮濕的日子,不眠不休地照顧他們。以下十二項有關嬰兒的小秘密,父母卻可能不知道。 1.嬰兒的頭部看起來怪怪的 不少人認為新生兒的頭部是圓碌碌的,事實上他們的頭形卻呈錐形,看起來怪怪的。那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頭顱骨會因應產道的大小而變形,這有助防止在分娩時造成頭顱骨骨折或腦部損傷。 新生兒出生後皮膚多是紅通通的,臉部及眼部浮腫,也許並不是父母期望般的「小天使」。不過他們的樣貌每天都在變,只要父母耐心靜候,他們會變成真正的「小天使」。 2.手腳的神經過敏 胎兒在母親溫暖的子宮內靜候了十個月,一直捲曲著身體。出生後原本的束縛全部消失,因此他們的四肢能夠肆意擺動。只要他們與外界有任何接觸或受到刺激,手腳便會迅速作出反應,即使睡著了,有時手腳也會像受驚般躍動。這是由於他們的神經系統發展尚未完善,會發出過多的訊息給肌肉,但這個現象會在三個月後消失。要是嬰兒的晃動是有節奏的,甚至停不下來,那便需要尋求醫生協助。 3.睪丸或陰道腫脹 睪丸的大小和遺傳或雄性激素都沒有關係的。睪丸和陰道的腫脹與分娩時受壓所致,加上所有新生兒體內都有媽媽的荷爾蒙,此荷爾蒙會導至男孩睪丸漲大,女孩外陰腫脹,幾天後便會自然消腫。 4.總是覺得肚餓 新生兒的胃很小,因此他們喝奶頻繁,餵哺母乳的媽媽更需要全天候在嬰兒身邊餵哺。透過嬰兒頻繁的吸吮,才能進一步刺激母乳的製造,以供應嬰兒所需。加上母乳較奶粉容易消化及吸收,所以嬰兒會較快感到肌餓。嬰兒一般在第三星期更會經歷猛長期,比平時的吸吮更頻繁,令乳汁的供應達到他們快速生長所需。 不過有時嬰兒的哭鬧未必一定是肚餓。父母可細心觀察,並檢視上一次的喝奶時間,如果能夠透過擁抱安撫,便可延至下一次的餵奶時間。 5.手腳冰冷 嬰兒的手腳冰冷是正常的,不代表他們穿不暖。因為嬰兒的循環系統仍未成熟,血液會先供給重要的器官和系統,而手腳是最後獲供給的地方。因此,要知道嬰兒是否穿得夠暖,可摸他們的頸部,而非以手腳溫度作準。 6.尿片上有血 第三點提及媽媽的荷爾蒙留在嬰兒體內會造成睪丸和陰道的腫脹,同樣會引致嬰兒在第一週時或會有一小抹的血液殘留在尿片上。這是正常的現象,大概持續一週。若發現血為鮮紅色,則需盡快求醫。 7.唇上有泡 新生兒在用力喝奶後,會容易造成唇上起泡,或由於未出世時在子宮裡吸吮手指所致。不過唇上皮膚增生可能更易抓穩乳頭有利進食母乳。可幸這不會對嬰兒造成不適,而且會自動痊癒。 8.腹瀉 喝母乳的嬰兒的糞便是呈芥辣黃的,而且較稀。喝奶粉的嬰兒,糞便則呈棕褐色,質地較軟。新生兒一天排便不下十次,只要他們沒有明顯的腹痛或腹脹,父母也不需太過擔心。要是嬰兒的排便較慣常多,而且質地有明顯改變,則去看醫生為佳。 9.打噴嚏 新生兒經常打噴嚏並不代表他們著涼了。由於他們沒有鼻毛,未能阻隔空氣中的塵埃,所以會較易打噴嚏。同時,打噴嚏是他們清潔鼻孔及通鼻塞的天然方法。 10.表皮剝落 胎兒一直在媽媽的子宮內受胎水保護,皮膚一直處於濕潤狀態。當出生後暴露於空氣中,表皮立即會變乾,並開始剝落。父母不需擔心,更不需要去撕或塗潤膚膏,脫皮的現象大概持續一星期便會停止。 11.呼吸短暫停頓 不少新手父母晚上會不停起床,以檢視嬰兒是否呼吸暢順。兒科醫生指出,新生兒的呼吸並不規律,而且有機會出現長達20秒的停頓,這都是正常的表現。但若停頓超過20秒及臉色變藍,請即求醫。 12.哭聲一致 嬰兒不懂說話,只能透過哭聲表達自己餓了、累了、尿片濕了……不過對新手父母來說,怎麼全部的哭聲都是一致,難以判斷他們的需要。不過隨著時間過去,你慢慢熟悉你的嬰兒,便開始能掌握不同的哭聲代表不同的需求。可是,你也不需過於擔心,新生兒的哭鬧有時不一定有理由的。只要父母付出耐心和關愛,多擁抱嬰兒,就能滿足他們的渴求和需要。 世界上並沒有一本天書,教你如何成為父母。每個嬰兒都不一樣,每對父母面對的情況也不一樣。只要父母有耐性,對嬰兒有足夠的關愛,經過時間的推進,經驗的累積,人人都能成為「好父母」。 資料來自:http://goo.gl/2a4vr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