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小學生語文辨錯力低

近年本港學生的語文水平被指每況愈下,牛津大學出版社分析了逾千份中英文試卷,發現本地小學生缺乏辨錯能力,學生對中文錯別字「走漏眼」,亦混淆英語文法。出版社負責人批評,語言環境不良,學校只著重知識灌輸,忽略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批判思維。

牛津大學出版社今年四月下旬在三所本地小學,以自行設計的中英文考卷,評估了逾千名小二及小四生。結果發現,學生在英文考卷中,平均答對問題的百分比只有一成三,換言之,每十條問題平均只答對一點三條。有七成五的考生不知道「In Monday」是錯誤的。

中文考卷方面,學生在辨識中文字一環最弱,平均答對問題的百分比不足一成,例如初小生會混淆「浪費」為「浪廢」,高小學生則未能從詩句中辨別錯字。

牛津大學出版社英語教學出版副編輯林沛理表示,香港學校僅集中灌輸知識,「重視背誦,輕視解說」,未能引導學生對英語靈活思考,導致學生英語過分機械式,未能在真實環境使用,「所以成日有僱主投訴畢業生唔識寫英語計畫書。」

他不諱言,香港的語文環境日受污染,使用英語多年的專業人士也缺乏辨錯能力,影響下一代。他以中央最近發布的一國兩制白皮書為例,指出官員翻譯「高度重視」時未有恰當運用短語動詞,只翻譯為「highly thought」。他直言,「小四都有教短語動詞,係highly thought of。」

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張錦少認同錯字俯拾皆是,認為要加強學生辨字認詞的能力,先要讓學生明白一劃之差會引致「謬之千里」。他建議,父母可協助子女追源溯本,通過了解文字演變牢記字形。

(2014-7-26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