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教育節 師生繪畫覓港情

香港近年日益重視創意產業,培育人才是當前急務,視覺藝術教育也應與時並進,尤其師資的提升,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即將舉辦「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節師生視藝展2014」,就以「尋文化.覓港情」為主題,除了展出師生共同創作的寫作作品外,亦另設講座予教師和家長,講述兒童美術教育的方向,期望引起教師、學生及公眾人士對視藝科的重視,及提升教師的創意思維。

由香港美術教育協會主辦的「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節師生視藝展」今年已是第四屆,今屆的主題為「尋文化.覓港情」,於去年十二月開始,已進行「寫生藝術創作交流活動」、「藝術古遊」、「『尋文化.覓港情』教學實踐計畫」、「『尋文化.覓港情』創作大賽」,是次展覽將會展出各項活動的成果。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行政經理廖健羽表示,「近年香港對保育議題關注提升,我們認為保育由社區開始,且熱愛藝術的人可以運用繪畫,把圖像記錄下來,故此我們便由去年十二月開始,策劃寫生教學團,帶領教師和學生一同到香港著名建築物寫生,如政務司司長公館Victoria House,除了讓參加者親身跟本土文化產生聯繫,也鼓勵香港各科目教師投入藝術創作的行列,或與學生共同創作。」

她續說,是次視藝展分為六個展區,包括「教藝兩全2014:教師創作.師生互動作品展」、「師生寫生活動作品展」、「尋文化.覓港情」教學實踐計畫--教學設計比賽優秀教學設計及教學成果展、「尋文化.覓港情」創作大賽得獎作品展、藝術家邀請展及兩岸四地邀請展,既讓公眾欣賞師生互動的成果,也了解其他城市的藝術作品。

是次視藝展還邀得精神科醫生曾繁光主講「家長視覺藝術教育推廣講座」,講述藝術與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又邀請來自上海的資深藝術教育工作者尹東權主講「『造型和創意』的同步推進--兒童美術教育的方向」及指導紙版畫親子工作坊,另外還請來香港優秀畫家林湖奎擔任導師,分享及示範中國繪畫寫生技法,供教師學習及參考。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長張寶雯稱,「視藝展是一個交流平台,一方面為教師提供培訓活動,譬如兩岸四地展和講座,就是讓教師了解其他地區藝術教育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讓本地學生多一個機會學習不同藝術技巧,好像寫生就甚少學校納入課程之內,學生鮮有機會到戶外進行藝術活動,然而寫生卻是培訓繪畫技巧的有效方法。」

視藝科發展緩慢,師資質素須提升,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外務副會長胡永德坦言,政府於二○○○年推出教育改革,也有提及藝術科目應作出變革,但缺乏配套配合,因此這十年來的藝術教育並無太大改變;幸好民間的藝術活動十分活躍,好像黃色大鴨子駐港、一千六百隻熊貓巡遊等大型展覽,都引起社會對藝術的討論,間接提升藝術的地位。」

他又表示,「可是藝術單靠外間作主導,絕對不夠全面,學校始終是培訓人才的地方,改善師資和課程才是關鍵因素,現在小學依然未全面實施視藝科專科專教,換句話說,所有科目的老師都能兼教視藝,我很疑惑學校對教授體育、音樂的老師均有專科專教的意識,偏偏對視藝科無專業資歷要求,這也是教學水平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他續稱,該會也籌辦交流會議,「香港的視藝課程比台灣、內地已有落後的趨勢,以台灣為例,台灣實施九年一貫的教育政策,把本土文化融入藝術課程,加強學生的人文情懷和歸屬感,反觀香港的課程較急進,教授範圍十分廣泛,師生對課程易感迷惘,而教師甚少花時間即席在學生面前示範創作,反而傾向在課堂上用Powerpoint講論畫家的作品和生平,這是本末倒置的教學方法。」

藝術應從小培育,紮根於小朋友內心,「教育政策和學校政策互相配合,才能提升視藝科重要性,當然港人也要明白藝術的無形價值,不是用金錢來衡量。微觀來看,學生專心創作藝術,有助提青少年的專注力,長遠對社會運作也有益處;宏觀來看,藝術關係到一個地方的文化氣息,失去了藝術,整個城市也會變得空洞,培育藝術人才,也是培育一地的文明發展。」胡永德說。

提提大家,「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節師生視藝展」將於十一月七日至十七日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1、L0藝廊、L2平台及中央庭園進行,活動報名詳情可瀏覽http://www.hksea.org.hk/或facebook專頁:HongKongSEArt,如欲查詢,可電郵至info@hksea.org.hk或致電2234 6096(廖小姐)。

(2014-11-5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