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面試高峰期 校長授加分技巧
現時正值直資和私立小學面試的季節,在認識的K3家長中,現時大都忙於為子女準備面試,例如搜集所報讀小學的面試題目,在家模擬面試過程等等。事實上,問過多位校長及小一家長,知道小學面試的內容,目的都是為了解小朋友的語文能力、基礎知識、自理能力、家長如何培育子女等。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校長張志鴻分享他多年面試小朋友的經驗,以及教家長如何幫助子女準備面試,其中培養子女的閱讀習慣、多跟親友接觸,都有助小朋友在面試中突圍而出。 張校長說,今年該校有一千二百零五人報名,而兩個面試階段均已完結,形式跟其他學校大同小異。「學校首輪面試是考小朋友的基礎知識,包括中、英、數,例如中文有字詞和圖畫的配對、重造句子;英文亦有配圖;數學則有數字排列,例如十七、十八之後,是甚麼數字。」 至於能進入第二輪面試的小朋友,則分別會和普通話及外籍老師面談,除一般簡單對答外,也給小朋友讀二十至三十字的短文,並問他們文章內的問題,了解他們的普通話和英文的口語和理解能力,判斷小朋友是否適合在該校上課。「學校重視兩文三語,而中文課是用普通話教授,所以小朋友須有一定的普通話能力,但如果小朋友不懂說普通話,廣東話也可以,但就會扣一點分數。」 另外,該校其中一道面試題,也是小學常見的熱門面試模式,就是讓小朋友看一幅圖畫,請他們形容畫中內容,「其中一個小朋友讓我有很深印象,因為只是一幅畫,他就說出了圖中的時間、地點,反映出他的創意、對人和事物的理解和觀察,相信這些能力都是來自平日的訓練,或者是經常閱讀所得。」 雖然面試的小朋友,年紀相近,但張校長表示,差異卻可以很大,例如有些小朋友要老師引導才能形容畫中內容,在這些情況下,老師給予的分數自然不會太高。他建議家長平日多鼓勵小朋友閱讀,讓他們嘗試自己講故事,都是可訓練小朋友表達能力的方法。 張校長又說,面試時,小朋友的行為亦很重要,例如是否有禮貌、會否不斷吵鬧或不受控制等。「小朋友面見老師前,我們會安排六位小朋友坐在一間房內等候,當中已有老師觀察他們的行為,曾試過有小朋友在面試中取得高分數,但行為表現不理想,最終沒有取錄。」 事實上,小朋友懂得保持安靜和耐性,相信也是優勢,朋友Phoebe透露,去年帶兒子到一所私小面試時,該校就把面試的小朋友分組,每組十幾至二十人,然後帶他們排隊到班房面試。「小朋友兩個、兩個坐,好像上課一樣,然後老師逐個小朋友請他們出去傾談,還未面試的小朋友就坐着等待,沒有圖書看,過程大約一小時,可能老師就是在觀察小朋友是否安靜及聽指令。」 另外,有些小朋友太害羞,不願意答老師問題,也是面試時的「死症」。張校長說,現時不少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有機會形成他的性格較內向,所以他鼓勵家長多帶小朋友跟不同的親友見面,讓小朋友認為跟老師面試時,其實也是跟另一位「Uncle」、「Auntie」見面,不要太過緊張。 很多家長談及面試經過時,都有提到子女在面試當日,狀態不佳,例如面試前突然肚痛,或在面試場地發脾氣、扭計,未能發揮應有水準,分析之下,都可能是面試現場氣氛太緊張,即使自己未有給子女壓力,其他家長面上流露的神色,也可能是壓力來源。 張校長亦認同,面試的緊張氣氛對小朋友表現有影響,但有時自己也不自知。「愈叫小朋友不要緊張,代表愈緊張,反而輕描淡寫更好。」 張校長說,家長帶子女面試前,可跟他們說,面試完結後,會帶他們去玩,讓他們對面試後活動有期待,有助分散緊張的情緒。未來仍陸續有學校舉行面試,家長不妨以平常心面對,子女的發揮可能會更佳。 (2015-10-16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