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遲緩與早期療育 4大關鍵問答

0~6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孩子的發展是否超前或落後,做智力測驗有幫助嗎?在學習上比同儕慢,就是發展遲緩?

Q1:孩子需要智能評估嗎?              

在升學主義至上的台灣社會,「考試」依舊成為大多人邁向成功人生的唯一路徑。十多年來,教改口號不時掛在政府官員的口中,實際上升學考試壓力卻反而有增無減。

 既然考試是決定人生的重要因素,家長們擔心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於是不少家長從孩子入小學開始,就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進行評估,希望能了解自己小孩的智商(IQ)多少?自己的寶貝夠不夠聰明、能不能進入資優班?

什麼是智力測驗?

然而,許多家長可能不知道「智商」其實只是一個統計數字,為孩子做「智力測驗」並不是算命,無法完全代表這個孩子未來的成就。在現代化的生活裡,智商高的人不意味將來一定是科學家、醫生、律師,即使真的成為專業人士,也未必人生就此一帆風順;相反地,智商低的人雖然學習較慢,花費時間較多,但未必將來一無所成。

所謂智力測驗,只是一種為了教育、科學研究或操作定義上的方便,而把「智能」數字化、具體化的一種工具,所以現在一般人所謂的「智能」,就是指從智力測驗所測出來的數字。到目前為止,教育界、心理學界及醫學界上,沒有一個真正理想化的工具能將「智能」定義的非常精準,許多學者各自有不同的見解及評量 之工具。

勿以「數字」定終生

實際上大多數人的智商是在中等(約100左右),高智商及低智商其實都是少數人,至於這些智商所代表的意義,僅供參考,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智力測驗的工具可以同時包括一個小孩的智能活動、行為發展及社會經驗。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要相信每一位小孩都有其個別的獨特性,珍視並幫助孩子發展天賦,千萬不要用智力測驗或表面的分數,定義孩子的一生。

小叮嚀

評定孩子的智能,要符合多元智慧的表現,尤其是在解決生活問題實際能力的展現,不能只注重智能及才藝發展,孩子的身心健全及責任感的建立,更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Q2:孩子的發展落後了嗎?淺談發展遲緩的警兆

何謂「發展遲緩」?發展遲緩兒童係指因各種原因(包括中樞神經、神經肌肉系統、先天性或後天性疾病、心理社會環境及其他因素等等),導致一或多項發展層面,如認知、語言、動作、社會情緒、感官或生活自理等能力,較同齡孩童落後或異常的現象。一般而言,如果孩子無法達到90%同年齡小孩可完成的能力, 則可稱為發展遲緩。

發展的特性

孩子的「發展」是一動態的過程,是成長期間因年齡增長、身體系統(包含神經、肌肉骨骼、器官、內分泌系統等)的成熟,並與環境如家庭、同儕、文化等互動而產生之身心變化的過程;不但包括質與量的改變,也是學習和生心理成熟的結果。

孩子的發展具個別差異,但通常大多數的發展模式皆相似,遵循一定的預知模式,具有規律性,並且是漸進的、階段的、連續的。舉例來說,兒童的發展必定是:

(1)從頭至尾,先學會頭部控制,上肢、下肢接續發展

(2)從中心至邊緣,先有良好的軀幹控制,四肢動作接續發展

(3)從整體至特定,全身大肌肉之活動先發展,再發展精細動作的局部特定小肌肉

(4)從簡單至複雜,先學會具象之概念,才會有抽象思考的能力

什麼是發展里程碑?

「發展里程碑」為每個年齡層多數75 ∼ 90%兒童所具備之能力,是一般用以觀察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現象的依據。若有一個(含)以上的發展面向較一般兒童落後20%,即可能是發展遲緩兒童;而落後的標準也包含該指標的執行完整性,例如:速度、品質、操作情境等。然而孩子的發展也可能因個別差異而有提前或跳躍的情形,且可能發生在單一或多個領域,故若要確認孩子是否為發展遲緩兒,宜進一步做專業的評估。

0 ∼ 6 歲孩子的發展遲緩警兆

孩子的發展通常可分為動作(粗大/精細動作)、認知、語言、社會性及非特定性發展幾個面向,只要照顧者對發展里程碑有正確的概念,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並不是件難事。提早接受早期療育可減輕孩子發展障礙程度,協助孩子提升其能力,融入班級課程並跟上同儕的能力。

Q3:孩子為什麼會發展遲緩?如何協助發展遲緩兒?

探討發展遲緩病理原因的重要性

當我們發現小孩有發展遲緩的現象時,家長首先必須留意幾件事情:(1)可能潛在的病理原因是什麼?(2)功能性的遲緩是否已到達必須接受醫療院所的療育?(3)有沒有可以利用的資源,能夠在家、在學校或在社區進行療育措施?

事實上,導致嬰幼兒發展遲緩的原因很多,療育的方法也很多元。有些發展遲緩兒的遲緩原因經調查後,並不必接受特殊醫療服務,只要父母給予關心、注意 就可改善遲緩狀況,例如有些嬰幼兒的發展遲緩是正常的生理性遲緩,如生理性的說話遲緩、構音異常,不必提早進行療育,僅需保持觀察,到4 歲後再做簡單的矯治即可。

然而,有些遲緩卻不是單純復健就可以改善的,必須輔以適當的藥物治療,例如龐貝病(Pompe’s disease)、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有些療育方式則須視需要進行遺傳諮商,例如各式肌肉失養症、神經肌肉萎縮症。因此,了解醫療院所療育的目的與方法, 結合社區、學校的協助,以及父母家庭本身的參與,才是協助發展遲緩兒童最重要的元素。

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

發展遲緩的原因可能包括產前、週產期或產後的任何原因,所造成的器官或功能損傷。分述如下:

1、產前: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畸形症候群、遺傳性疾病及子宮內胎兒的各種腦傷等。

2、週產期:早產兒、生產外傷、高黃疸、窒息、代謝性障礙、感染、顱內出血、新生兒痙攣等。

3、產後:感染、頭部外傷、中毒、腦病變、環境因素影響(如:遭受虐待、忽視或感情剝奪)等。

如何找出發展遲緩可能的原因?

拜科技進步之賜,目前有許多疾病可以找出基因的異常。影像學的檢查對臨床的助益也很大,隨著核磁共振影像的發展,發展遲緩的病童常可以發現腦部發育不良的證據。

至於代謝功能的檢查,在臨床評估之後,對於:(1)父母有近親結婚;(2)兄弟姊妹有類似病史;(3)明顯餵食困難;(4)影響多重器官;(5)進行性的退化;(6)腦部影像出現白質病變等現象的小孩,可以做代謝異常的檢查。若有異常情形,再進一步檢查特殊酵素的缺乏。

此外,腦波、腦幹誘發電位、肌電圖、神經傳導電位及肌肉切片均可對診斷有所幫助,這些檢查應在詳細的問診及理學檢查後,對高危險群進行選擇性的檢查。

誰能幫你的孩子做發展評估?

1、通常是第一線的基層小兒神經科、新生兒科醫師、醫護人員、幼教老師,都有能力評估及篩檢小孩是否有發展遲緩的現象。經醫師群的詳細問診及理學檢查後,對高危險群做選擇性的檢查,即可發現可能的病理性原因。

 2、其他的醫療團隊則針對病童的功能性遲緩進行評估治療,包括:復健科醫師、骨科醫師、心智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遺傳代謝科醫師、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等。

請妥善運用《兒童健康手冊》

如果家長想要及早發現寶寶是否出現發展遲緩的問題,可利用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所編製的《兒童健康手冊》,內容依據不同年齡所需注意的特別事項,可協助 父母了解孩童此階段的發展重點,包含孩子生長發育及行為發展、身體檢查、健康諮詢及衛教等,並記錄下孩童日常生活健康狀況以利醫師診察。

手冊中包括了各項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同時會提醒家長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帶孩子接受檢查,包括身體檢查、問診項目及發展診查,這些都能幫助醫師及家長們 初步了解孩子是否發展正常。手冊上同時有各縣市衛生局的聯絡地址及電話、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兒童發展連續圖,及兒童發展評估轉介單,讓家長知道每個縣市 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醫院名稱及聯絡電話等重要資訊。

小叮嚀

針對孩子的遲緩,可針對某些可治療的病因,給予適當的治療。雖然某些病因,目前可能沒有治癒的方式,但可依照病因修正療育的方向,及預知長期的預後狀況。在醫療團隊、父母及政府的合作下,建立完整的病因診斷、通報轉介及追蹤系統,讓所有孩子都得到最適當的關心與照顧。

Q4:為什麼定期接受發展檢查很重要?

0 ∼ 6 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此階段孩童的能力在變化及進展上都相當快,倘若有遲緩徵兆,能夠及早於此時接觸合適的療育課程、累積練習的經驗,可幫助孩童發 展良好的接續能力。家長除了平日應細心觀察孩童日常表現,也可帶孩童定期至衛生醫療院所進行各項篩檢評估,或由專業背景人員做更完整的臨床觀察及標準化檢測。

發展檢查的程序

發展檢查包含面向相當地廣,兒童在初步就診或衛生所篩檢發現異常時,為了更完整地確診孩童的診斷,需由兒童復健科及其他專科醫師與治療師的判斷與分析,進一步地來檢視孩童發展遲緩的原因。一般就診流程如下:

一、發展篩檢:

家長自行發現、其他衛生或醫療機構發現問題,轉介至兒童復健科或他項專科進行發展篩檢。發展篩檢所使用的工具各醫院可能有些微不同,常見為各縣市衛 生局制定的量表或是由國外發展出的篩檢測驗,如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丹佛嬰幼兒發展量表等。發展篩檢的目的,主要是找出孩童是否有疑似發展障礙。

二、發展評估

若篩檢結果異常,即需安排由治療師負責之專業發展評估,再由醫師做排除、疑似或確診的判斷。發展評估與治療概略可分為以下幾項:

1、物理治療:如粗大動作發展、神經肌肉系統、骨骼肌肉系統、運動與心肺功能評估、姿勢步態分析等。

2、職能治療:如精細動作發展、知覺動作、感覺統合、認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職能角色與環境評量、輔具評估等。

3、語言治療:如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構音正確性、語暢、語調、口腔動作、吞嚥功能等。

4、心理治療:如認知功能、社會情緒、行為評估、氣質評量、智商鑑定等。

5、其他自費治療: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特殊教育、認知啟蒙、舞蹈治療等。

定期接受發展檢查的重要性

經由專業團隊透過標準化評估工具或臨床觀察,可更準確地提供孩童完整的發展狀況,並進一步分析其背後可能造成的原因,讓醫療人員能深入地為孩童規劃最合適的治療課程。

孩子發展過程是延續的,單一時間點的篩檢評估只能反映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面向,因此,定期回診及健康檢查才能獲得更多資訊,以便早期發現孩子的發展或健康問題,及早接受早期療育的相關治療。

給家長的小提醒

身為家長的您,可以帶家中的孩子於各轄區內衛生所、醫療院所,或配合孩子就學之托兒所、幼兒園進行發展的初步篩檢。若您想再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發展是 否達到一般兒童發展能力,需透過衛生局指定之早期療育醫療機構或聯合評估中心,由醫療專業人員為孩子提供動作、認知、語言、聽力、視力、神經、家庭功能等 各方面的發展評估鑑定,才能確切了解孩子的發展現況。

資料來自: http://goo.gl/O64qhD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