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禁遊學團「遊而不學」
正值暑假,又是中小學生參加遊學團的傳統旺季,近年遊學團目的地與主題層出不窮,有去日韓學習寫作與美術,甚至有去賽車場試坐跑車與認識機械結構,連家長都不知行程中遊歷與學習各佔多少比例。程尚達知道,最近國家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規管內地遊學團的統籌細節,更明定教學時數不少於行程一半,值得本港借鏡。 至少一半行程學習 隨着中國經濟崛起,短期遊學活動增長迅速,卻衍生不少規管問題,尤其是主辦單位質素參差不齊,收費愈見高昂,遊學內容往往與教育無關,甚至淪為「到此一遊」的怪象屢見不鮮。國家教育部近日推出新指南,要求內地稱為「境外研學旅行」的遊學團活動,須與中小學的教學方針及內容有一定銜接,不僅要核查境外機構合法性、民事行為能力與承接條件外,更須在活動宣傳階段向學生及家長說明。 指南對於遊學團的安排也有具體規範,例如要求活動時間和地點應事先進行合理規劃,小學生的日程不宜超過三周,中學生不宜超過六周,以考慮學生的身心與承受能力,活動安排更規定不宜超過兩個國家,每個國家的參訪城市不宜超過四個。當局亦規定主辦者在條件允許下每天向家長通報活動進展,隨團帶隊的教師與學生比例不得低於一對十,若學生年紀尚輕,須酌情增派隨團教師。 反觀本港教育局的《境外遊學活動指引》與旅遊業議會的《經營遊學團守則》,前者主要訂明學校準備與行程安排,後者則是營辦商「帶團」時的實務須知,兩者對遊學團日程、交通安排、遊覽與教學時數的比例等,均無具體規範。程尚達問過校長友好,他坦言現時本港遊學團的學習成分不高,「比如首爾的七天美術遊學團,參加大學講習班、與美術系學生交流等佔了三天,其餘時間是吃喝玩樂,與一般旅行團分別不大。」 本港仿效未必實際 友好認為,本港對遊學團安全的規範已算到位,若仿效內地規定教學活動時數不得少於一半,對師生未必實際,「若然完全是教學活動不如留港更好,相信學生也不願意參加,其實遊學團志在令學生增廣見聞,而非在海外補課,若然規管過於嚴厲,反而有違遊學團的真正意義。」 現時中小學多以外判服務方式,委託遊行社辦理遊學團活動,如何平衡遊覽與學習元素,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值得教育界多費思量。 (2014-8-4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