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家庭母親伴讀
親子共讀竅門 發問引導思考
親子共讀愈趨普遍,但箇中技巧未必「人人識」。有調查發現,本港七成家庭有共讀習慣,以母親伴讀為主,惟部分家長未懂發問技巧,難引導子女作深度思考。 小童群益會上月訪問轄下服務單位逾1,200名家長及小童,以了解他們的閱讀習慣。結果顯示,逾七成家庭設有共讀時間,近六成由母親伴讀。 逾四成受訪家長表示會不定期與子女共讀,每周與子女共讀「一至兩日」及「三至四日」的人數相若,各佔近兩成。時間方面,近半家長稱每次共讀「11至20分鐘」,但近八成人認為,共讀時間僅屬「還可以」或「不足夠」。 最理想每周3至4次 該會服務總監陳志雄表示,不少家長明白共讀有助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無奈工時長,共讀時間不理想。他提醒,親子共讀「重質不重量」,最理想每周三至四次、隔日進行,每次10至15分鐘;共讀完畢後多向子女提問,引發他們反思。他補充,家長多懂得說故事卻未必擅長「問問題」,「家長們很『叻』,(說故事)懂得加入抑揚頓挫,但未能掌握提問技巧,引導子女進行反思。」建議家長多向子女提問「處境題」,例如「如果你是主角,會怎樣做呢?」 機構又抽出374對家長與兒童作進一步分析,發現家長多喜愛以童話、生活常識及教科書作共讀題材,並以書本內容、協助子女發展及價格為挑選的大原則,而子女則希望能與父母共讀童話、生活常識及漫畫連環圖。另外,逾七成家長傾向與子女共讀紙本書而非電子書,理由是紙本書較傳統,以及不用擔心子女濫用電子產品。 (2014-4-23 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