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習慣有助學童情緒與學習 營養師教路:認識小食紅黃綠燈 有營選擇多元化

聖雅各福群會一項有關學生及家長對營養認知的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學童認為,營養均衡的飲食能幫助控制體重,而家長更指出營養均衡的飲食對子女有正面影響,尤其在情緒及學習表現方面。有營養師向家長教路,在兩餐中無須禁止小朋友吃小食,只要懂得選擇,將有助學童學習。

聖雅各福群會及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維他奶」)剛於10 月合作進行有關調查, 結果發現近七成的家長曾嘗試以營養均衡的飲食來控制子女的體重。三成多家長表示, 飲食習慣會影響子女的情緒及學業表現。而近九成的學童及家長,均希望能進一步汲取營養方面的知識。

營養師:識得揀,不用禁吃小食

香港營養師協會認可營養師兼澳洲註冊營養師陳沚婷建議:「小學生每餐需要進食約一碗穀物類食物,包括飯、麵、意粉及米粉等,及約2 份蛋白質類食物,如牛肉、雞肉、雞蛋、豆腐等,以吸收蛋白質,有助生長發育。」陳沚婷同時亦指出,在兩餐中加入有營養的小食,有助學童補充體力及營養﹔增加飽肚感,避免餓過飢,有助控制體重。陳沚婷於一個有關營養探索的講座中指出,小食可分為「紅燈」、「黃燈」及「綠燈」三種。「紅燈」小食是指含有較多脂肪、鹽或糖的小食,如炸薯條、薯片、西多士等,應少吃為妙;「綠燈」小食是指含有較少脂肪、鹽及糖﹐能為學生提供重要營養素的小食, 如粟米、燕麥包及低脂牛奶等,是適宜選擇的小食。「黃燈」小食則介乎「紅燈」與「綠燈」之間,如梳打餅、芝士火腿三文治等,可間中進食。

小食選擇多元化 有助學童攝取重要營養素

陳沚婷指出學童可選擇穀物類、蔬果類、肉類和奶品類食物作為小食。穀物類可選擇含較少脂肪、鹽及糖的麵包如燕麥包及提子飽﹐以及高纖維的新鮮穀物類如番薯及栗子。學童亦可選擇不同顏色的蔬果如車厘茄或香蕉作為小食,有助攝取不同的營養素,有助維持腸道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建議學童每天吃最少2 份約網球大小的水果及2 份蔬菜。而奶類是學童的主要鈣質來源,對骨骼的健康成長極為重要,建議學童每天攝取2 份奶類及代替品如低脂牛奶及高鈣低糖豆奶。學童亦可選擇不同的蛋白質來源,包括: 新鮮肉類、海鮮、雞蛋、魚、豆類和黃豆製品如豆腐﹔建議減少進食加工肉製品如漢堡扒、午餐肉、腸仔等,因其脂肪或鹽分較高。

以上調查在7間新界區的小學以不記名問卷形式,向小四至小五的學童及其家長了解他們對營養飲食的認知。調查共派出約2,700份問卷,成功收回2,242份,回覆率超過八成。當中包括1,132名學生及1,110位家長。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