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患者構成危險 學生對情緒病存負面標籤

中小學生對情緒病患者仍存在誤解。「心晴行動」自2013年起舉辦為期3年的「心晴賽馬會飛越行動校園計劃」,在本港中小學推行情緒健康教育以去除標籤效應。機構就計劃成效,去年委託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訪問8,811名曾參與該計劃的中小學生,當中包括4,272名小學生及4,539名中學生,發現約四成受訪者認為情緒病患者難以觸摸,更有約兩成半人認為患者會對他人構成危險,反映中小學生對情緒病存有負面標籤。

研究顯示,在小學群組,傾向贊成「精神病患者對他人構成危險」的人數由講座前的31.8%跌至講座後的18.2%;同時,表達傾向不同意的人數由24.9%上升至40.5%。而中學群組,傾向贊成「精神病患者對他人構成危險」的人數由講座前的11.8%跌至講座後的4.9%;同時,表達傾向不同意的人數由32.7%上升至52.3%,反映講座能助同學了解情緒健康知識,減少情緒病固有的標籤效應。

研究亦顯示,逾六成受訪學生在參與該計劃前,並未曾參與過任何情緒課講座。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高級研究統籌溫浩然表示,結果反映本港校園情緒健康教育有很大改善空間。他解釋,學校較願意將資源投放於學術及校外活動上;加上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影響,甚少談及情緒問題,以免被人戴有色眼鏡看待。 

求助者病情遭宣揚慘被冷落

溫浩然又分享,曾有求助者被同學發現自己患有抑鬱症後,到處宣揚,導致找不到同桌,分組活動時亦被冷落,同學的行為令其情緒變差及不願意求助,最終形成惡性循環。他建議,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予學校舉辦情緒健康教育講座,改變學生對情緒病固有的標籤,繼而令情緒病患者得到更多關心。

(2015-10-14  AM730)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