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比一切重要

4月7日,不是甚麼大日子,卻從網絡上收到一個消息:在英國時間4月6日,英國名模兼作家、報導員Peaches Geldof(1989-2014)突然死於家中,死時25歲,天妒紅顏。說「突然」,因為警方她家中沒有發現任何違禁藥物,她亦沒有吸食任何毒品的癥狀,沒有任何傷痕,暫時難以解釋原因,但很是「突然」。 

 

 

Peaches Geldof 的父親是音樂人 Bob Geldof ,其母是Paula Yates於2000離世,對於Peaches Geldof 打擊甚大,卻有點宿命論,她兩位小孩,與其母一樣,將失去母愛,對任何人來說失去任何一位親人,特別是父愛或是母愛,是同樣的讓人難過及影響其身心發展。 

Peaches Geldof是過來人,知道母愛對小朋友的發展具有多大的影響,她愛她的小孩之餘,也以行動配合:對小孩呵護備至,讓他們感受著母親的肌膚觸感、母愛的溫暖與及他們習慣的人生節奏──母親的心跳,還有其他可讓小孩們感受到母愛的行為,Peaches都會做出來。 

為何會於這裡提及這宗新聞,這與成長發展不無關係,Peaches Geldof是一個模範,告訴我們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想得到的是甚麼。她來自單親,故她很努力去給予小孩子,不否定當中多少帶著補償作用,但小孩子需要與父母親有著基本親密及其他適時適當的關係也是不爭的事實。 

坊間有很多與親子溝通的不同講座,也是很多家長都喜歡去學習的,本人上月底也主講了一個關於親子關係,特別是孩子不喜歡吐露心事,甚至不願與家長溝通,有甚麼方法可促進雙方的溝通呢?當然雖然有不少技巧,但總結時強調的是親子關係,這個關係便是上述所提所的基本的親密關係及適時適當的關係。

親密關係,就如前文提到Peaches Geldof給予其小孩的肌膚觸感、母愛或父愛的溫暖及心跳的節奏,當然,這樣親密關係會隨著小孩的年紀增加而減少,但不是消失,筆者常提議最簡單是睡前用力的一抱,短短幾秒已能給予上述的幾個元素。 

 

 

至於適時適當的關係,那是很多家長不太明白的,怪獸家長當然最不懂得這個關係,既有部份會將自己的未完成願望加諸於小孩身上,也有以別人的重視度來衡量人生的生存價值,這樣不能與小孩有一個適當的關係,你只會淪為「魔鬼家長」之流而已。另外,也有家長是一味家長制的關係,也有太過親民而失去了家長應有之尊嚴。傳統儒家教育也不要求我們這樣,孔子曾提過,做事做人,也不可「過猶而不及」,正是兩者皆不可取。 

在心理學有一項叫做交互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就是指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要一高一低,也不是每一個時間也是對等,適當時候表現著適當的關係。例如:與小孩子的關係,在平日的時候可以是家長與兒童的關係,但若然你的小孩子能有條不紊的去分析或說理,不妨試試當作是兩位成人的對話,在親子玩樂之時,放下自尊,做個大朋友,一起以童心共處,而不是單向的以家長態度與關係,來面對小孩子,如此這樣,學多少溝通技巧也沒有用,因為關係弄不好,是溝通不了的。 

Peaches Geldof是過來人,深明此道,故以愛與關係作大前提,有助小孩發展,這是一個好榜樣!只可惜,時不我與,天妒紅顏,即使她在離世前,最後一次Twitter上留言:「Never that wild」!只是天人相隔,還望她的小孩,未來能好好的面對生活,樂觀面對。

Eddy

心理治療師

部份資料來自互聯網: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aches_Geldof

其他相關文章